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年内已有6单项目发布公告 沪市REITs扩募加速推进

张淑贤    2024-12-17 11:28:18    证券时报网

扩募作为REITs发展的途径之一,正引领着市场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迈进。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自首批公募REITs上市以来,上交所持续引领重点领域项目推进扩募,为REITs市场发展提供主要驱动力。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沪市已有6单REITs发布扩募公告,其中4单已经受理。去年6月,沪市首批两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扩募项目已上市。

目前,上交所正推动完善REITs市场相关机制,着力构建Pre-REITs、持有型ABS、公募REITs、REITs扩募等多层次全链条的成熟市场,打造公募REITs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

扩募为REITs市场引入优质资产

在今年发布公告的6单扩募项目中,中航京能光伏REIT、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国泰君安临港REIT扩募申请已获中国证监会、上交所受理,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扩募项目已收到上交所反馈意见,国泰君安东久REIT及中金厦门安居REIT均已发布扩募公告。

从行业分布来看,发布扩募公告的REITs项目涵盖了产业园、清洁能源、保障房等领域。基金管理人、原始权益人、地方政府等纷纷表示,通过扩募机制将越来越多的优质资产引入基础设施REITs市场。

记者关注到,目前申报扩募的项目中,保障性租赁住房行业占据3单,分别为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中金厦门安居REIT和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华夏北京保障房REIT作为北京市重要的保障性住房REITs产品,此次扩募购入项目为北京房山区朗悦嘉园、通州区光机电、大兴区盛悦家园及海淀区温泉凯盛家园。

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作为上海市重要的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产品,此次扩募资产为上海市闵行区的有巢马桥项目,为上海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示范项目。有巢住房租赁(深圳)有限公司战略投资部负责人李伯乔对记者表示,华润有巢的投资战略将聚焦于一线、强二线等人口净流入城市中有产业支撑、有交通配套的可扩募资产。

中金厦门安居REIT此次拟购入资产为位于厦门市岛内的思明区和湖里区。厦门安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厦门安居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汪晓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新基础设施项目的购入将实现存量与增量资产的良性循环,助力厦门市租赁住房资产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记者关注到,在各行业REITs扩募加速推进同时,还涌现出大类行业资产混包等创新机制。

作为今年第一单获受理的扩募项目,中航京能光伏REIT本次拟购入的基础设施项目为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的苏家河口水电站项目和松山河口水电站项目。这也是国内首单跨区域探索光伏+水电资产混装的扩募项目。未来成功获批,公募REITs有望实现从单一资产扩募迈进混装资产扩募的2.0时代。

作为全国首单标准厂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REITs产品,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扩募创新推出“工业厂房+研发办公”的资产组合,本次拟购入康桥项目位于浦东新区张江科学城片区。临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国泰君安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扩募是临港集团“上市公司+公募REITs”双轮驱动的首次尝试,也是上市公司层面积极践行集团REITs战略的重要举措。

上交所推动REITs扩募机制持续完善

近年来,上交所作为我国公募REITs主要的上市场所,不断推动完善扩募机制,为REITs市场发展提供强劲内生动力。支持已上市REITs持续扩展和整合具有区域和行业协同和互补的资产,优化资产组合,降低组合风险、增厚投资回报,为市场稳健发展提供支撑。

同时,上交所在扩募推进中持续关注投融资对接工作,提升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督促各方优化扩募方案设计,通过优化决策流程、优先认购安排等,平衡新老投资者利益,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

除REITs扩募外,上交所还在REITs市场生态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引领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上交所坚持“好项目好待遇”理念,引导原始权益人深度参与REITs平台建设,通过“激励到人”激发运营管理机构积极性,优化制度规则提升信息披露针对性及有效性,“以诚相待”促进市场投融双方的协同发展。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优化扩募机制,持续引导基础设施REITs提高规范运作水平、督促各参与方积极履职尽责,促进基础设施项目提升运营质效和投资者回报,形成“投融方互信、投融端协同、投融资畅通”的市场生态,打造透明、规范、具有成长性的REITs市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元场景加速向“新” 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
下一篇:零售业创新提升方案出炉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