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重组进展来了!汇丰最新宣布

李颖超    2024-12-11 11:00:14    证券时报网

近日,汇丰集团官方宣布了组织架构重组的进展。目前,该集团已完成简化组织架构,以加速战略实施计划的下一阶段。

据了解,此次变革将使汇丰通过四大核心业务,打造出一个更简单、更具活力、更敏捷的组织。日前,架构重组的这一阶段已迅速完成,该集团也宣布了四大业务及更广泛的集团运营委员会高管团队的任命。

“我们现已完成这些重要变革的下一阶段,这将有助于我们加快实施战略重点的计划。”汇丰控股CEO艾桥智(Georges Elhedery)表示,新的架构将确保汇丰能够更加专注于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和最大增长机会的业务领域,并将帮助其为客户提供同类最佳的产品和服务。

重组进展阶段性完成

艾桥智日前强调,虽然汇丰正在迅速推进这些变革,但整个过程是审慎、周到且公平的,“我谨代表汇丰银行的全体员工,向即将离职的同事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为银行所做的贡献和奉献。”

今年10月22日,汇丰控股正式宣布,正简化组织架构为四大业务,以加快推行其优先策略。

根据有关公告,自2025年1月1日起,汇丰将通过以下四项业务运营,各有明确职责范围,分别为中国香港业务、英国业务、企业及机构理财业务、国际财富管理及卓越理财业务。

其中,在国际财富管理及卓越理财业务板块中,汇丰还将设立一个专注于卓越产品的财富与卓越理财解决方案部门(Wealth and Premier Banking Solutions);同时增设一个首席商务办公室(Chief Commerical Office)。

随着12月份汇丰宣布完成组织架构重组计划,各大业务所有高层管理人员团队也被公开,相关变动将于明年1月1日生效,并在明年2月公布全年业绩作进一步更新。

整合新设四大业务

根据汇丰此前的公告,集团四大业务的运营层面将迎来动作不小的变化。首先,中国香港业务的继续是汇丰首要的优先策略。新设的中国香港业务将包括汇丰和恒生银行(汇丰为控股股东)的“个人银行”和“工商金融”业务。

英国业务则将继续成为汇丰集团策略的关键支柱,新设的英国业务将包括该国的“个人银行”(包括First Direct及 M&S Bank)和“工商金融”业务(包括创科金融)。

在企业及机构理财业务方面,汇丰将通过结合英国和中国香港以外的工商金融业务,以及环球银行及资本市场业务,加上按地域划分的西部市场(包括英国非分隔运作银行、欧洲和美洲,为一个以批发银行业务为主的区域),建立新的相应业务。

新设的国际财富管理及卓越理财业务将会融合中国香港和英国以外的卓越理财、环球私人银行,以及财富管理制订、投资管理和保险业务。

精简行政决策机构

今年9月2日,汇丰控股新一任CEO艾桥智正式开启任期,在上任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便展开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在此次业务重组中,除了业务划分之外,作为集团新组织架构的一部分,汇丰的地域设置也有所简化。具体来看,“东部市场”将会涵盖亚太和中东地区,“西部市场”则会包含英国非分隔运作银行、欧洲大陆和美洲业务。

汇丰同时宣布,为配合更加简化的架构,一个由12名成员组成的新设集团营运委员会,将会取代拥有18名成员的集团行政委员会,成为汇丰主要的行政决策机构。

根据今年三季报信息披露,2024年,汇丰已完成出售法国零售银行业务、加拿大银行业务以及俄罗斯业务。此外,汇丰宣布计划出售阿根廷和亚美尼亚的业务,并预期于2024年第四季完成。目前,汇丰已完成收购新加坡的SilkRoad Property Partners Group以及花旗在中国内地的零售财富管理业务组合。

11月29日,汇丰中国相关发言人表示,汇丰中国没有退出中国内地信用卡服务的计划,如常提供包括新卡申请受理在内的各项服务。

“我们继续为财富管理客户提供优质的信用卡服务体验,专注于利用集团的全球网络以及权益资源等服务专长,满足具有国际视野的本地客户在出行、品质生活等方面的用卡需求,并根据本地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变化,持续专注优化提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汇丰中国方面表示,汇丰集团十分看好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机遇,并立足长远,持续投入。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全年外贸可望实现质升量稳目标
下一篇:城投转型是大势所趋 投行助力其中更有作为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