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内加尔是第一个同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的西非国家,两国合作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塞内加尔政治环境较为稳定,经济增速比较快,营商环境较为理想,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基础设施领域合作是中塞两国合作的重中之重,双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完成了多个基建重点项目,为塞内加尔经济振兴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强劲而持久的内生动力,同时也为中国企业装备、技术、产能“走出去”提供了更大空间。
造路修桥助力互联互通
2022年初,历经3年多紧张施工,位于塞内加尔法蒂克大区方久尼省方久尼市,横跨萨卢姆河的塞内加尔方久尼大桥正式开通。大桥建成前,人们过河需要乘坐独木舟,车辆过河则需等待至少1小时才能挤上一艘很小的混装船,人员货物往来极为不便。随着大桥开通,当地居民“过河难”问题成为历史,大大便捷了人员和货物往来。作为中国政府提供“两优贷款”的重点项目,方久尼大桥成为连接塞内加尔南北方的主干道之一,也是前往邻国的重要交通节点。
要致富,先修路。作为中塞战略合作重点项目,2021年底开工建设的姆布尔—法蒂克—考拉克高速公路项目全长99公里,连通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与西部城市法蒂克以及新型工业中心考拉克,将成为塞内加尔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项目预计于2025年初竣工。
近年来,随着达喀尔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当地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中资企业承建的达喀尔市政交通疏导项目于2023年下半年启动,工程内容包括尼亚耶公路扩建项目和达喀尔道路疏通改善项目。上述项目的实施将拓宽、打通达喀尔交通网多个地段和堵点,极大改善达喀尔及周边地区的交通状况,切实解决困扰达喀尔民众多年的出行难题,助力塞方承办2026年达喀尔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打井供水保障民生福祉
塞内加尔位于非洲西部,毗邻撒哈拉沙漠,其中部和东部地区多为半沙漠地带,一年中旱季长达8个月,最高气温达45摄氏度。炎热干燥的气候和匮乏的水资源储备,使得饮水问题一直困扰该国。特别是在占全国总面积90%的广大乡村地区,许多地区至今没有接入饮用水管网,一些地区的地表水源含盐量、含氟量、细菌含量都严重超标。
2017年3月,由中资企业承揽的乡村打井供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塞内加尔启动。每套供水系统包括水井、水塔、输配水管道及配水设施,整体日供水量可达8万立方米。项目的建成为塞内加尔全国14个大区中的12个大区、超过200万名农村群众提供饮用水设施,极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用水便利程度,改善了用水卫生状况,为塞内加尔民生改善作出了巨大贡献。
阿菲尼亚姆水坝由中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援建,是塞南部城市济金绍尔的核心农业设施,为促进上游农牧渔业发展以及土地淡化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年久失修,大坝与海水接触部分被严重侵蚀,功能和安全性大为降低。中国政府应塞方要求,于2019年派出专业技术团队对大坝进行加固,并更换机械、电气等一系列设备。通过修缮,水坝已恢复蓄水,航道重新开始运行,继续为当地居民的交通出行、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种植发挥重要作用。
产业合作推动能源转型
目前,塞内加尔能源结构较为单一。2023年,该国总发电量的81%来源于火电站,燃料依靠进口,发电成本高昂。2022年,塞内加尔签订了能源协议,新能源渗透率要在2030年之前达到40%,目前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30%为新能源。能源结构转型需求突出。
塞内加尔光照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光伏等新能源项目。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塞内加尔投资建设光伏发电厂,并且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二期光伏储能项目已经开始可行性研究,展现出良好合作前景。
在实现电力覆盖方面,已有中国公司参与农村离网发电项目计划,在没有电网通达的农村建设太阳能离网光伏电站以及配套的低压输电网及配套服务,进而提供电力基础设施和生活用电,解决电力覆盖问题,促进农村发展。
此外,中国华为公司与塞内加尔国家电力公司携手合作,为塞建立高速数字通信网络,支持塞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首条链路已于2023年底完成交付并投入使用,为塞“2025数字化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项目不仅提供了稳定、高效的通信基础设施,还为当地运营商、政府部门及其他行业带来了经济效益和发展机遇,帮助塞政府、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