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在重庆开幕。会议期间,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成立,专委会发布《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呼吁业界通过共建基础设施、多方协同攻关、共谋应用场景、共筑产业链条、共聚产业生态等五个方面各方协力、开拓创新,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培育空天信息新模式新业态
本届空天信息产业国际生态大会以“规模应用 生态赋能”为主题,在北斗系统建设应用30年之际,共同探讨北斗规模应用和空天信息产业的未来发展。
会上,重庆市空天信息产业专家委员会成立并发布《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倡议》,呼吁开拓创新,推动北斗规模应用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共建基础设施方面,《倡议》提出,夯实北斗高质量发展数据之基,加强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统一标准规范,创新合作模式,推进地基增强、星基增强、短报文通信、卫星互联网等应用基础设施建设。
多方协同攻关方面,《倡议》提出,建立技术交流、测试评估、开放实验室等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携手对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现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和应用落地,激活北斗高质量发展创新之源。
同时,共谋应用场景,走出北斗高质量发展先行之路。建立大众提案、专家遴选、政府支持、产业落地的应用场景创新常态化工作机制,谋划实施服务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大场景,形成各行各业都能参与建设、家家户户都能享受服务的新局面。
共筑产业链条,做强补齐北斗规模应用核心产业链条,加快“通导遥”融合的产品、核心算法、解决方案等关键环节布局,打造多层次技术体系、多元化产品体系、多维度服务体系,推动北斗与数字经济、大众消费、工业制造等领域深度融合,培育空天信息新模式新业态。
共聚产业生态,积极落实北斗发展产业政策,加强北斗核心技术人才储备,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市场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北斗产业发展生态。
多地布局北斗产业项目
作为我国自主建设运营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当前北斗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关键阶段。
《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底,国产北斗兼容型芯片及模块累计出货量已超过4亿片,国内主要行业和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约2500万台/套,全面融入电力、通信、交通运输等国家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近期,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遴选的通知》,提出开展试点工作,以特色应用和创新研究催生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为目标,着力打造一批北斗产业完善、应用成效突出的试点城市。
目前,多地正在布局北斗产业应用项目。
重庆市发改委主任高健表示,重庆将立足超大城市规模、地理形貌多样、产业门类齐全等特质,促进北斗与区域特色、产业基础深度融合,策划实施四类16个空天信息大跨度综合应用场景,努力形成可推广复制的典型案例和经验。
8月30日,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区人民政府与北斗航天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大湾区北斗时空大数据中心暨产业合作基地项目建设,其中北斗航天集团及其联合体投资不少于100亿元。
江苏着重建设北斗产业应用基地,目前已建设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苏州北斗云平台、扬州中星北斗卫星遥感产业园、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南京)产业基地等多个应用基地,形成了从芯片到终端的完整北斗产业链。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