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消除短租房监管盲区

翟子豪    2024-08-29 11:20:11    经济日报

短租房市场近年来蓬勃发展,但在快速扩张背后,却存在房源真实性难以保障,居住环境、安全隐患令人担忧等问题,亟待加强规范和引导。

短租房以其灵活性和便利性,满足了现代人对短期居住的需求。但多数短租房交易全程在网上进行,消费者通过平台在线选房、电子支付后拎包入住。房客与房屋、房东没有直接接触,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让短租房犹如“开盲盒”。

一方面,平台无法展示房源的全部信息,如房屋维修历史、周边环境、噪音等,导致消费者在作出租赁决策时,只能依靠有限的图片、评论等信息来判断;另一方面,房东为吸引租客,可能会通过美化照片、夸大描述等方式进行虚假宣传,使消费者对房源的期望与实际相差甚远。

短租房市场乱象不仅使消费者居住体验大打折扣,损害消费者权益,也会破坏市场诚信体系,影响行业健康发展。消防设施等安全设备的缺失,还会给入住者带来安全隐患。

短租房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加强监管、健全法规、提升标准等措施多管齐下,只有提升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才能让消费者住得更加放心、舒心。相关部门应明确各方责任,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虚假宣传的监管和处罚,确保消费者能获得全面、真实的房源信息。

行业协会和平台应制定更为严格的准则,引导短租房市场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例如明确告知所有可能产生的费用,避免额外收费;加强对房源安全信息的披露,确保消费者充分了解。此外,可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房源信息的审核效率和准确性;完善评价系统,提高评价的真实性。

消费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断提高辨识能力。在预订前,仔细查看房源的描述、图片和位置信息,向房东或平台询问可能产生的费用,更好保护自身权益。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推动保交房“白名单”项目融资
下一篇:科创债发行量质双升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