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印发的《贵州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强化林下、林间、林缘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因地制宜推进木本油料、林下经济、森林旅游康养、林木生物质利用等绿色富民产业发展。
林下经济通常涉及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等。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发展林下经济,对于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林下经济,大有价值。通过发展林下经济,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换为金山银山,森林作为水库、钱库、粮库、碳库的价值不断显现。同时,从中受益的广大林农管护森林的积极性大幅提升,森林质量稳步提升,实现了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的双丰收。
发展林下经济,大有作为。近年来,多地从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实际出发,确定林下经济的区域布局、重点领域和经营模式,林下经济年产值已超万亿元。《全国林下经济发展指南(2021—2030年)》提出,到2030年,全国发展林下经济经营和利用林地总面积达到7亿亩,实现林下经济总产值1.3万亿元。
发展林下经济,大有潜力。仅以贵州为例,该省森林面积达1.66亿亩、森林覆盖率达63%,其中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达3700余万亩。放眼全国,我国森林面积达2.31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24.02%。随着国土绿化工作的深入推进,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林地面积将进一步增加。
同时也要看到,林下经济面临抗风险能力较弱、科技支撑不足、品牌影响力小等挑战,助力林下经济茁壮生长,还需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探索,协同发力,摸索更多“两山”转换通道。
在培育经营主体上下功夫。在全面推行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落实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林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广泛参与发展林下经济,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打造涵盖“种、养、采、游”等领域的产业化联合体,提高规模经营水平。
在强化科技支撑上下功夫。支持相关经营主体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双方在生态种植、野生抚育、精深加工、循环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强良地、良种、良艺、良机配合;加强林下经济科技人才和产业人才引进及培养,实施林业科技特派员行动、送科技下乡活动等,强化林下经济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服务,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在品牌培育上下功夫。深入普及林下经济产品的特殊价值,大力推动“一村一品”等,支持龙头企业、协会创建林下产品品牌,打造一批辐射带动作用强、市场占有率高、特色鲜明的林下经济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
在优化产销对接上下功夫。加强市场供求信息服务,引导产销衔接、以销定产。推广林下产品“订单生产”“农超对接”等直采直供模式,引导林下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采用订单合同、保底收购、股份分红等方式建立稳定的购销关系。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