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特色种植产业兴

童 政    2024-08-27 10:02:41    经济日报

近日,南宁市武鸣区府城镇永共村的果蔬大棚里,瓜农们在翻土、施肥、选种、育苗……在上半年取得好收成后,他们正紧锣密鼓地为种植晚季哈密瓜做准备。

永共村党支部书记黄炳相介绍,过去,永共村以传统种植为主,结构单一,产量低,村集体经济薄弱。近年来,在当地政府和定点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永共村发挥村党组织引领作用,探索发展大棚种植哈密瓜等果蔬产业。如今全村哈密瓜种植规模达1700多亩,年产量近3000万斤、总产值超5000万元,昔日贫困村变成了示范村。

种植户韦艳熟练地将瓜种栽入土中,再用喷雾器给瓜种均匀洒水,“在大棚里,这些种子只需两三天就能发芽”。大棚种植不仅能减少病虫害、提高瓜果品质,还能实现一年种两茬,从栽苗到收瓜仅需80多天。

曾经在外务工的韦艳,返乡后成长为种瓜大户。这些年,韦艳积极参加永共村组织的各类种植交流会、农业技术培训会。随着种瓜技术不断提升,她经营的大棚从3个增加到27个,上半年哈密瓜产量3万多斤,收入4万多元。2022年至今,3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种植哈密瓜,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种植技术保障好产量好品质,金融服务则推动产业规模化发展。2019年桂林银行在永共村设立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截至7月末,桂林银行已为永共村农户发放贷款305笔,累计授信金额1650万元,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村民的资金难题,推动了哈密瓜产业规模化发展。”黄炳相说。

如今,永共村哈密瓜产业发展的集聚效应和规模优势逐渐显现,并辐射带动周边的多个乡村共同发展哈密瓜种植产业。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家电以旧换新再加码 每件最高补2000元
下一篇:吉林优化通关服务提质外贸增长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