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特色产业富民兴村

赖永峰    2024-08-23 10:47:19    经济日报

江西省永新县澧田镇枧田村是远近闻名的“千年酱村”,全村近三分之二的村民会制酱,产出的酱萝卜、酱姜、橙皮、蜜茄等合称“和子四珍”。永新“和子四珍”制作技艺,于2008年被列入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22年被评为国家“非遗工坊典型案例”。

“10个酱钵收入大于1亩农田。”枧田村党支部书记李志如算了一笔账:1亩水稻收成500公斤,不去成本也只有1000多元收入;一个酱钵可产酱姜5斤,按市场价每斤40元计算,除去成本18元,10个酱钵净赚1800元。

近年来,永新县大力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振兴,鼓励澧田镇培植壮大“舌尖上的非遗”产业,连片打造枧田、西陂两个特色酱村,形成特色产业原产地示范区的集群效应。

看得见的利润,吸引了一批本土能人领头创业。村里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统一挑选原料,统一生产加工,统一商标销售,提升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走出了一条“舌尖上的非遗”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之路。

如今,枧田、西陂两个村600余户村民中,七八成农户以生产“和子四珍”为主业,2023年已形成初加工600万斤、成品200万斤、年总产值超5000万元的致富产业,户均收入17万元,“酱钵钵”成了名副其实的“钱钵钵”。

为延伸产业链条,2022年,江钨集团驻村工作队与枧田村“两委”协商,决定引进优质白萝卜品种,建设“上游车间”。2023年白萝卜种植面积200亩,产量达100万斤。“自己种的萝卜,比买来的要好,原料成本降低不少,现在是供不应求,今年肯定需要多种点。”李志如说。

澧田镇党委书记金晓军表示,将利用驻村工作队争取的100万元资金,与合作社共建烘干房,日烘干量可达25吨,彻底解决村民“靠天晒酱”问题。同时,进一步开发小包装休闲食品和酱制品美食,扩大酱制品食材使用范围,打响“和子四珍”品牌。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社保卡激活量居全区首位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