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截至8月9日,65家公募基金年内自购总金额29.07亿元(不含货币型基金、另类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公募基金自购行为反映出对行业趋势与板块轮动的判断。
基金公司年内密集自购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积极自购。具体来看,1月,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投资者信心不足,公募基金通过自购增加投资者信心。2月,受沪深300指数单边上行,大盘反弹及受春节假期影响,基金自购金额偏低。3月,公募基金对市场信心大幅提升,公募基金自购总额达到今年以来单月高峰,金额近7.5亿元。4月至7月,基金自购金额维持在3亿元以上,沪深300指数在3300点以上盘整。
从自购次数来看,年内出手次数最多的是天弘基金,申购次数高达24次;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自购次数分别为23次、19次、14次。此外,南方基金、富国基金、华安基金也均超10次。
从自购金额来看,华夏基金自购金额居前,高达4.41亿元;易方达基金自购金额2.85亿元,位于次席。汇添富基金、南方基金、天弘基金、富国基金、华安基金、上海国泰君安资管、广发基金自购金额均超过1亿元。
从产品收益率来看,作为自购标的的基金产品,基金收益率居前的多为半导体、黄金主题基金,其中中欧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发起A、永赢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发起联接A、招商中证半导体产业ETF发起式联接A收益率分别为17.1%、16.27%、14.76%,排名前三。
另外,华安恒生互联网科技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A、华夏中证香港内地国有企业ETF发起式联接(QDII)A、华泰柏瑞东南亚科技ETF发起式联接(QDII)A等多只QDII股票型基金收益率也不菲,排名居前列。
股票型基金
成自购“主力军”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自购的产品中,股票型基金以13.8亿元的自购金额领先;其次是混合型基金,高达5.65亿元。与此同时,FOF、债券型和QDII基金也获公募基金的净申购,分别为3.9亿元、3.47亿元、1.3亿元。
市场中的板块轮动是常态,公募基金通过自购旗下股票型基金,可以灵活应对板块轮动带来的投资机会和风险。
今年以来,股票型基金自购排名靠前跟市场行情有关。
业内人士指出,今年股票型基金受到股票市场下跌的影响,整体业绩表现欠佳,投资者信心不足,导致股票型基金发行遇阻。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通过自购这种方式,力求增强投资者信心,减轻基金赎回压力的同时,助力新基金发行。
11只基金产品
获大手笔自购
据数据宝统计,从基金产品来看,11只基金产品均获超1500万元大手笔基金自购。
今年最大单笔及总申购额排名第一的自购均来自华夏基金的华夏养老2060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A,其自购金额超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该基金今年3月28日成立时,基金公司运用固有资金认购超过2亿份,占基金总份额比例为100%。
其次,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管产品国泰君安中债0-3年政策性金融债A自购金额6101.27万元,位居第二。另外,易方达基金旗下的深高REIT和中证A50E自购金额均超5000万元。
近10年来,基金公司对权益类产品的大规模自购多出现在市场阶段性底部,“支撑”效果明显。
业内人士认为,公募基金大规模自购,一方面将向A股注入增量资金,另一方面则是将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利益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是其向市场传递信心的一种方式,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虽然公募基金自购规模放量并不等同于买入信号,但当市场下跌到一定幅度或者持续一段时间,公募基金开启自购潮,往往是市场构筑底部的信号之一。
对此,光大证券分析师祁嫣然指出,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与投资者风险和利益的一致性,提振投资者信心、稳定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自购资金进行补充、稳定基金资产规模。当市场情绪低迷时,基金自购潮通常作为一种市场或将止跌企稳的积极信号出现。自购资金往往青睐安全边际较高的稳健型资产,当市场趋于底部时,权益类基金自购更容易密集出现。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