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公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4)》强调,强化协同创新,推动京津冀创新链高质量发展。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创新链是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关键,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
自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京津冀三地扎实推动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构建京津冀创新链,成效初显。创新投入稳步增长,《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数据显示,京津冀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内部支出由2013年的1895.0亿元增加到2022年的4260.9亿元。北京科技成果向津冀转移转化不断增多,2023年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6758项,同比增长14.9%。京津冀共建创新载体作用初步发挥,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超1万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三地协同编制完成氢能、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高端工业母机、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得益于政策的有力支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协同推动京津冀高精尖重点产业发展工作方案(2023年)》搭建了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供需清单联合发布线上平台,促进了科技成果共享和转化;《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以法治手段为京津冀协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
虽有成效,但仍有断点、短板亟待解决。比如,R&D经费配置结构不够合理,轻基础研究、重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现象依然存在;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有待加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创新中心、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中试基地、概念服务验证中心等创新载体作用有待充分发挥;创新要素区域内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仍不顺畅;等等。下一步,围绕创新链的关键环节,应筑牢基础研究的“根”、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创新要素流动模式等,高质量推动京津冀创新链建设。
一方面,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体系,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统筹京津冀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研究力量,以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为依托,有组织推进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加强基础研究的投入力度,优化R&D经费配置结构,完善使用竞争性支持和稳定支持相结合的投入机制。
另一方面,加快构建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创新的机制,形成协同、高效、融合、顺畅的“以大带小、以小托大”创新生态。定期梳理头部企业,以头部企业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跨区域协作。完善跨区域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激励机制,加快发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介服务组织。
此外,通过点线面结合,优化创新要素流动模式。利用区位优势在环京津周围设立科创特色小镇,做强科技产业转化基地、中试基地等。借鉴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做法与经验,抓住北京打造我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的有利时机,依托“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京津冀创新廊道,使交通便利转化为创新资源自由流动高效配置的效率。以京津冀加快构建的6条重点产业链图谱为示范,加快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形成创新生态网络。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