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云计算市场开启新一轮增长

黄 鑫    2024-07-29 10:35:46    经济日报

“云计算作为数字信息世界的关键基础底座,在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产业转型升级、数字生态构建的重要抓手。”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代晓慧在日前召开的2024可信云大会上表示。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长魏亮认为,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核心基础设施,已成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当前,我国云计算产业整体发展日趋成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一系列新需求、新技术、新业态加速迭代,为云计算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要大力推动企业上云用云,丰富面向各行各业的云计算产品和服务。不断优化云计算产业生态,充分发挥云计算智能基础底座作用。持续加强构建保障体系,完善云计算关键技术、服务和应用标准体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所长何宝宏表示,云计算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核心技术逐渐发展成熟,技术重点已从底层的资源管理等转向上层应用。基于云计算的上层应用生态正蓬勃发展,应用现代化进程持续深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加速器。

在大模型云服务方面,何宝宏认为,随着新一轮人工智能浪潮到来,大模型云服务作为推动AI创新的关键力量,在加速应用开发和落地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大模型云服务将复杂的AI模型应用开发能力通过标准化分装,为用户提供一个便捷化的模型服务平台。相较于传统的AI技术路径,大模型云服务实现了标准化接口的无缝对接,多语言环境下的能力拓展,全周期精细管理,以及灵活部署深度应用场景。

二是大模型应用服务既能实现通用大模型的便捷使用,又能对垂域模型进行高效训练。对于通用模型,大模型云服务采纳了一系列先进的AI模型,使用户得以专注于核心业务的逻辑和创新应用,无需涉足底层结构架构的复杂细节。对于垂域模型,大模型云服务可以赋予用户高度的灵活性和定制化能力,以实现对训练模型的精准管控。

三是大模型云服务在AI应用的开发方面支持包括数据管理、模型开发、模型部署、模型管理在内的全流程应用开发工具链。

四是大模型云服务在通用业务和垂直行业中的广泛应用能加速AI全面融入产业生态,提升市场业务、公司管理、协同办公的效率,并赋能工业、农业、金融等行业的快速转型,以更好适应市场变化。

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栗蔚解读了《云计算白皮书(2024年)》。《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达6165亿元,同比增长35.5%,仍保持较高活力。AI原生带来的云技术革新和企业战略调整,正带动我国云计算开启新一轮增长,预计2027年我国云计算市场将突破2.1万亿元。

栗蔚表示,云计算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汇聚创新资源、推动生产力革新的关键。当前,云计算正加速与人工智能融合,升级成为可服务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发展的智能云,帮助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和应用快速革新,重构云服务产业格局。同时,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场景催生算力互联需求,云计算以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等优势,成为算力互联网操作系统,助力解决“找调用”算力难挑战。

本次大会发布了2024年上半年可信云评估结果和可信云最佳实践结果。据介绍,可信云历经10余年发展,已形成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监测评估,建立了包括云基础服务和软件、云原生、云网边、一云多芯、混合云、专有云、云管理、云优化治理、云安全、零信任、软件工程、系统稳定性、智算服务、算力服务、算力互联互通、行业云、开源治理、企业数字化等在内的综合评估体系。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外贸总值再创佳绩 京津冀协同展新貌
下一篇:上半年我国黄金产量同比微增 消费量同比下降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