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时强调,要强化统筹推进,精心研究谋划下一步金融监管工作,稳妥有序推进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领域风险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中小金融机构作为金融业的组成部分,在服务实体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接下来,稳妥推进中小金融机构化险工作,有助于为全面深化改革营造良好金融环境。
风险抵御能力增强
中小金融机构化险工作是银行业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多、分布广,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地方性金融机构等,由于根植于不同区域经济中,使得中小银行发展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来看,中小金融机构存量风险体现在多个方面。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除了不良贷款率较高这个风险点外,部分中小金融机构公司治理不完善,存在股权结构分散、内部控制不足等诸多问题,反过来容易导致信贷投放决策的失误,引发操作风险。面对日益严格的监管要求,中小银行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存在较大压力,资本实力不足削弱了其抵御风险能力。
2023年第二季度银行机构央行评级结果显示,3992家参评银行包含24家主要银行及3968家中小银行。评级结果按风险由低到高划分为11级,分机构类型看,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其中,城市商业银行、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存在一些高风险银行机构。
为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化解风险是金融业的重点发力方向。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及时处置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对此,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对于当前存在的金融风险,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目前,我国金融业运行总体平稳,整体风险抵御能力较强。
数据显示,银行业的关键指标总体稳健向上,个别高风险机构得到有效整治。2024年一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59%;商业银行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拨备覆盖率为204.54%、资本充足率为15.43%。李云泽表示,虽然一些地方存在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但无论总体数量还是个体规模,在整个金融业中占比都很低,而且我们正在积极会同相关地方党委、政府精准施策,有力有序地推动风险化解。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目前,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面临的挑战比较多,房地产风险、地方债务风险、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这三大风险往往交织在一起,房地产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小金融机构风险。虽然近年来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数量和占比明显下降,但留下来的基本上是“硬骨头”,后续处置化险的难度更大,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
提升改革重组质效
今年年初,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召开2024年工作会议明确,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步伐加快,农信社改革有序推进。目前,银行业加快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尤其是围绕中小银行频发的风险隐患改革化险,应在金融监管部门的指导下,抓住改革主线不动摇,有序、平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今年以来,包括村镇银行、农商银行等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改革重组“多点开花”,其话题热度持续增长。今年6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内蒙古监管局发布《关于正蓝旗汇泽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批复》,同意正蓝旗汇泽村镇银行因被鄂尔多斯银行收购而解散。此外,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同意辽宁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吸收合并辽宁省内36家农村中小银行机构。与此同时,广东、重庆金融监管部门也发布有关批复,加快辖内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
中小金融机构改革是大势所趋,既要压降机构数量,又要提升兼并质量,这也彰显了金融监管部门释放的中小银行机构改革信号。不久前,金融监管总局农村中小银行监管司党支部撰文强调,加快推动农村中小银行兼并重组,减少农村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和层级,加强集中统一管理,因地制宜优化机构布局,重塑经营机制,促进风险持续收敛。
对此,天眼查数据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认为,部分中小银行机构抵御风险能力不足,而当前监管部门反复强调,要增强中小金融机构竞争力,审慎对相关关联企业的股权进行穿透式监管,前置处理风险苗头隐患,可以预见,中小金融机构兼并重组趋势还将持续上演。
“对于目前个别风险较高、经营不善的中小银行机构,可以通过兼并重组等形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其经营效率。”叶银丹表示,而在内容上,要加快不良资产的识别和处置,通过核销、转让、重组等方式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资产质量。同时,监管机构应鼓励和支持中小银行通过市场化手段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能力。地方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有实力的银行或企业参与重组,帮助中小银行化解风险,实现转型升级。
当然,改革化险不能只依靠监管部门,中小金融机构要主动拓展资本补充之路,更好地抵御风险。北京市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会长许泽玮表示,中小银行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市场化手段补充资本,比如通过利润转增、募集股份、发行二级资本债、引入战略投资者等方式,增厚“家底”、防范风险。银行自身也需要以改革促发展,完善公司治理,以经营效率的提升增强内生资本补充能力。
强化涉农金融服务
实践证明,中小金融机构尤其是农村中小银行机构通过发展主责主业,加大信贷服务涉农领域力度,是强化风险抵补能力的有效路径。董希淼表示,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应制定科学务实的发展战略,回归本源、扎根本地,以本区域内中小微企业和本地居民为主要客户群体,在推动地方经济增长、服务大众中稳健发展,通过发展来化解风险。
农村中小银行的优势是扎根本土,只有明确支农支小定位,才能把发展之根扎得更深、更牢。专家表示,农村中小银行因农而兴,在服务乡村振兴领域大有可为,但是要看到涉农融资领域还存在不少堵点,应多举措破解融资难题,拆除银企之间的壁垒,反过来,也有助于推动中小银行机构筑牢自身业务的“护城河”。
从中小银行涉农服务举措看,银行机构积极践行“三农”政策,与当地相关部门一道破解信贷担保抵押难题。在山东,聊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财政管理部与当地中小银行机构、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等在农业生产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化涉农资金服务,以“鲁担惠农贷”精准破解涉农小微企业、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经营主体的融资难题。同时,当地强化政银联动举措,形成乡村振兴项目资金集中安排、科学投放、重点扶持的运行管理方式,加快推动信贷资金注入涉农领域。
记者了解到,在涉农金融服务中,不少经营主体因信用记录缺失而面临一些融资障碍。专家表示,中小银行还需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进整村授信等建设,减少信贷投放壁垒。“得益于当地银行机构的50万元‘财政惠农信贷通’贷款,今年公司的订单化西瓜将实现产销两旺。”江西全南优质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段德文表示。近年来,全南县与当地银行机构推行“金融村官+整村授信”发展模式,将信贷资源重点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倾斜,侧重对全南县香瓜、猕猴桃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融资服务,从源头上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和农户资金周转的难题。
从行业发展角度看,中小银行在银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不少银行机构通过多元合作,找“市场所缺、客户所盼”的结合点,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叶银丹认为,银行机构通过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多举措满足涉农经营主体、农户等金融需求,既推动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又进一步增强风险抵补能力。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