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马春阳    2024-07-17 10:21:04    经济日报

7月15日,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中国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290亿元逆回购操作。此外,开展1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充分满足金融机构需求。7天期逆回购和1年期MLF利率分别维持1.8%和2.5%不变。

因本月有1030亿元1年期MLF到期,7月MLF延续“缩量平价”续作。专家认为,当前资金面稳健宽松,市场对MLF的需求不高,其量或将逐步缩减。

“7月MLF到期量为1030亿元,为年内最低;当月操作规模为1000亿元,这意味着当月缩量规模为30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近期MLF投放量较低,总体处于缩量或等量续作状态,银行体系流动性较为充裕。

王青进一步解释说:“6月份1年期商业银行(AAA级)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均值降至2.07%,较上月下行2个基点,已连续5个月明显低于2.50%的MLF操作利率;进入7月份,截至12日该指标均值为1.95%。这意味着当前商业银行在货币市场的融资成本较低,对MLF的操作需求下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7月以来同业存单利率维持在年内低位,商业银行中长端流动性环境相对宽松,MLF小幅缩量续作整体符合市场预期。

对于7月MLF利率维持不变,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目前调降政策利率面临商业银行净息差和人民币汇率的内外部双重约束。

“从内部看,稳息差、防风险仍是影响因素。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已降至1.54%的历史低位。二季度虽在禁止‘手工补息’逐步落地的影响下,银行负债端成本有所改善,但贷款利率延续下行,息差依旧承压。从外部看,人民币汇率是重要考量。2023年以来,中美利差持续倒挂,人民币汇率面临压力,面对美联储降息仍存在不确定性,利率调整需要考虑对汇率的影响。”温彬说。

在采访中,专家普遍认为,未来MLF的政策利率色彩和作用将逐步淡化。

此前,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未来可考虑明确以央行的某个短期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从目前来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已基本承担了这一功能。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可淡化政策利率的色彩,逐步理顺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这意味着下一步政策利率体系将有重大调整,在强化7天期逆回购利率的主要政策利率地位的同时,MLF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色彩将会淡化。”王青说。

在明明看来,本次公开市场操作提到“为对冲税期高峰等因素的影响”,宽幅投放逆回购的同时小幅缩量续作MLF,或许也是为了提升逆回购工具作为主要流动性投放工具的地位,并逐步淡化MLF操作对流动性市场的影响。

“从近年实践看,短期市场利率以政策利率为中枢波动,政策利率的引导效果较好,而作为中期政策利率的MLF利率时常与同期限市场利率走势出现一定偏差。同时,MLF利率与LPR之间的‘脱钩性’也正逐渐显现。”温彬表示,在此背景下,央行开始聚焦于管好短端利率,中期利率推动主要由市场决定。通过逐步淡化MLF利率的政策色彩,进而理顺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由短及长的利率传导机制,是下阶段健全利率市场化调控机制的重要方向。

记者注意到,MLF利率与LPR之间的不同步性逐步加大。2021年12月之前,每一次MLF调整都伴随着LPR调整,且从调整幅度看,1年期LPR调降幅度同MLF保持一致。从2021年12月之后,LPR开始出现独立的调整。“2022年8月以来的几次LPR非对称调整,主要在于修正LPR曲线斜率或释放宽松信号刺激居民购房、企业投资需求等,已与MLF利率无关。”温彬说。

有业内专家表示,当前LPR报价与最优质客户贷款利率之间出现一定偏离,未来还需要加强报价质量考核,减少偏离度。也可以考虑借鉴国际经验,用类似SOFR(有担保的隔夜融资利率)的短端市场利率作为浮动贷款利率的定价基准。这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高贷款基准利率的公允性,也有利于提高利率传导效率。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北部湾银行上半年经营稳中有进,服务实体质效双升
下一篇:上半年,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双过半”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