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助学贷款助力学子圆梦

郭子源    2024-07-17 10:17:23    经济日报

进入7月,一份份高校录取通知书将陆续寄送至“准大学生”手中。值得注意的是,这份通知书可能附带一张“有温度”的彩页——学生资助政策简介。通过它,新生将获悉国家助学贷款等高校资助政策。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这是他们顺利入学、安心上学的保障。作为国家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进展如何?创新了哪些便利措施?如何帮助大学生成才?经济日报记者近日赴贵州省开展了调研。

只要考得上就能读得起

“我已经考上了贵州医科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读本科时就申请了国家助学贷款,今天来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更改一下个人信息。听工作人员说,以后在线上就能续贷,不用再跑一趟了。”7月8日下午,在贵州省贵阳市白云区教育局,记者遇到了生于1999年的女大学生丁钰仁。由于父母务农、收入有限,加上今年6月的汛情影响了农作物收成,她希望继续使用国家助学贷款,顺利把学费交上。

同样忙碌的还有贵州省黔西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7月9日上午不到9点,黔西市人民政府政务大厅就聚集了学生、家长共计70余人,8个办理窗口全部打开,工作人员杨萍在宣讲国家助学贷款相关政策。“今天主要是咨询、预申请,等录取通知书正式到手,大家就过来办理助学贷款,打印文件、表格全都免费,不要有后顾之忧。”杨萍说。

在贵州,求学、读书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在此前的脱贫攻坚战中,贵州省成功脱贫923万人,减贫人数为全国之最。长期以来,贵州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对国家助学贷款的需求也较大。

“我们本着‘应贷尽贷’原则,只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出申请,就为他们办理、发放国家助学贷款,无需提供各项证明,免去诸多繁琐环节。”贵州省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主任张清说,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确保学生只要考得上,就能读得起。

纯信用、财政贴息、额度灵活、利率低、期限长是国家助学贷款的显著特征。2023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调整完善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明确,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的贷款额度从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6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的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6000元提高至不超过20000元;同时,贷款利率从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30个基点,调整为5年期以上LPR减60个基点。

“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贴息,学生既不付息,也不还本,安心、专心学习。”国家开发银行贵州分行客户三处处长罗琛说,学生毕业后,可享受最长5年的还本宽限期,每年仅需集中偿还一次利息,不用偿还本金,还本宽限期过后开始还本付息,最长贷款期为在校剩余时间加15年、不超过22年。

国家助学贷款是我国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个缩影。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目前我国已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3个全覆盖,具体到高等教育阶段,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参与的“奖、贷、助、勤、补、免”全方位资助体系,其中,国家助学贷款是重要支撑。

持续优化助学贷款机制

记者调研发现,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人数、金额之所以持续增长,得益于背后行之有效的机制。从申请地点看,国家助学贷款分为生源地贷款、校园地贷款两类。前者的全称是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贷;后者的全称是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在自己就读的高校申贷。从1999年试点至今,国家助学贷款的运行机制“摸着石头过河”,在教育部门、财政部门、金融管理部门、金融机构的通力协作下,一条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日渐成熟。

试点伊始,三方面问题亟待优化——如何让监护人知晓学生的负债情况?如何规范贷款资金用途?如何确保毕业后的学生不失联、诚信还款?经反复探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模式登上舞台,2007年被国家列为重点业务,在江苏省、湖北省、陕西省、甘肃省、重庆市试点。在此模式下,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贷款,学生与家长(或监护人)共同借款,借款学生有了监督方与软约束;学生在户籍所在地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贷款,得益于地缘因素,学生毕业后失联的风险大幅降低;贷款直接汇入高校账户支付学费、住宿费,超出的部分作为生活费,由学生自主安排,资金挪用风险下降。

目前,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体,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部门主办、国开行支持”的有效运行机制。其中,政府部门、教育部门、国开行之间的统筹协作至关重要。一方面,财政部门安排风险补偿金,弥补银行可能出现的贷款减值损失,确保助学贷款业务可持续;另一方面,省、市、县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作为学生申请贷款的服务窗口,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充分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无形中扮演着“银行网点”的角色,大幅拓展了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学生资助中心将贷款受理信息集中汇总并报送至国家开发银行,二者信息互通、相互支撑。

“为了让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进村入户,我们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想办法与各个合作方优势互补。”张清说,从线上渠道看,贵州省已经把“学生资助热线”嵌入“贵州省政务热线”,学生只要拨打0851-12345就可获得政策咨询与支持,如遇特殊问题,接线员将第一时间向贵州省学生资助管理部门反馈,由工作人员做一对一处理。从线下渠道看,各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普通高中紧密合作,在高考前为高三学子宣讲政策,或者在录取通知书中附寄学生资助政策简介,尽最大努力帮助有需要的学子熟悉政策。

“在有效运行机制的助推下,国开行贵州分行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人数、金额已连续16年增长。”国开行贵州分行副行长艾雷表示,2023年当年发放贷款55.45亿元,惠及52.97万名学生,位列全国第三。“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政策导向,不断扩大政策支持面,已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342.37亿元,支持贵州省172.62万名经济困难学生圆梦大学。”

以贷育人输血更要造血

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问题只是第一步。如何精准、有效地帮助学生成才?当前,这已成为教育部门、人社部门、高校、金融机构着力探索的重大课题。

“国家助学贷款是学生的第一堂金融课,也是重要的诚信课。”艾雷说,所谓“以贷育人”,不仅要通过信贷资金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普及金融知识,还要通过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信用意识、养成良好的借贷习惯。“当这些学生完成学业、走入社会后,将成为推动国家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在贵州大学,诚信教育系列活动已持续开展了13年。“近3年,我们分别以‘诚实守信、你我同行’‘诚以养德、信以铸人’等主题开展诚信教育活动,结合校园文化、班级建设、学生社团活动的特色,通过主题班会、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情景剧大赛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贵州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郑岚说,学生毕业前,学校还会专门提醒贷款学生注意还款事项,做到诚信还款,爱惜自己的信用名片。

“我还参加了诚信教育线上答题,学校、学院对这方面非常重视。”接受记者采访时,即将升入大学四年级的张茂德闪耀着一股自信、阳光的精气神。他就读于贵州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在国家助学贷款的支持下,不仅顺利支付了大二、大三的学费,还在专业领域取得了优异成绩。“我去年申请了一个建筑设计专利,今年5月已经批下来了,目前正在努力备考硕士研究生,以后毕业了希望继续留在贵州工作,建设家乡。”

有了助学,还要有助业,扶上马再送一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只有解决了就业问题,学生才有舞台、有收入,才能更加顺利地成长、成才,推动国家助学贷款按期回款、良性运转。为此,国开行贵州分行联合贵州省教育厅、人社厅采用“线上+线下”方式,举办助学贷款毕业生暨定点帮扶县助学助业专场招聘会。其中,2023年的线下招聘会邀请了省内外327家用人单位参加,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1万个,共有339名同学通过招聘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2024年的学生申贷工作已经正式启动,国开行贵州分行将继续根据‘政府主导、教育主办、国开行支持’的指导方针,提供坚实有力的金融支撑,助力贵州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求学、成长成才。”艾雷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广西北部湾银行上半年经营稳中有进,服务实体质效双升
下一篇:上半年,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双过半”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