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三大变化折射ESG规范发展“入耳走心”

昝秀丽    2024-07-08 10:03:31    中国证券报

截至目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披露2023年度ESG报告(含可持续发展报告/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等)的比例高达95%,A股上市公司2023年度ESG报告披露率也已接近四成,披露量较上年增加约300家,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识进一步增强。

ESG信息披露量质双升、评级上调现象增多、ESG投资持续加码……业内人士认为,多方面变化表明,中国资本市场对ESG的关注程度和实践水平不断提高。未来,随着上市公司更加积极地践行ESG理念、不断提升ESG信息披露质量,以及ESG指数、评级评价等不断完善,ESG投资的有效性也会逐渐增强。

信披量质逐步提升

2024年以来,ESG监管政策密集发布,上市公司对ESG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ESG信息披露也迎来量的明显增长和质的逐步提高。

根据商道融绿数据,截至2024年6月3日,共有2124家A股上市公司发布了2023年度ESG报告,约占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39.9%。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中,共有285家发布了2023年度ESG报告,占比95.0%。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此前公布的数据也显示,2023年年报季,共有211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3年ESG报告,占比39.7%,较上年增加约300家。分行业看,金融行业ESG报告发布率最高,达92.8%,其他多数行业发布率在40%左右。

上述数据均表明,在ESG报告仍为自愿披露的背景下,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发布率持续提升。

“ESG监管政策不断趋严,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正由‘自愿’逐渐向‘强制’演变,ESG报告将成为与财务报告同等重要的公司‘第二张报表’。”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副院长解学成说。

“ESG报告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重要补充,为投资者提供了评估企业长期可持续成长的关键信息。”开源证券研究所副总经理、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诸海滨说,以北交所上市公司为例,外向型企业、国有企业和公司治理优秀的民营企业是ESG报告披露的主力军。

进一步分析已披露的A股公司2023年度ESG报告,银河证券发现,ESG信息披露载体正由社会责任报告向ESG专题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转变;银行、非银金融、钢铁、采掘、公用事业等行业披露率居前。

专家认为,随着相关制度规则不断完善,A股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将趋于规范化,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统计,ESG指标的披露质量逐年提高,披露质量为‘高’的指标占比提升至近3成,同时还有超4成的指标表现达不到‘及格线’,即平均得分在60分以下(满分100分)。可见,尽管A股上市公司ESG指标披露率和披露质量稳步上升,但整体披露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商道融绿董事长郭沛源说。

有专家特别提到,ESG信息披露中的“漂绿”行为在近几年潜滋暗长,有的ESG报告对节能减排等的描述言过其实。为防范“漂绿”行为,安永大中华区可持续发展报告与鉴证服务主管合伙人刘国华认为,可将高标准的信息披露要求与鉴证要求相结合,引入独立第三方专业机构对企业碳排放等ESG数据进行鉴证;可考虑将监管规则与惩戒机制相结合,不断提高企业“漂绿”成本,对企业形成有力威慑;同时,还需通过持续教育来引导企业增强可持续发展实践履责意识。

综合评级稳步上调

随着ESG理念和实践逐步深入,ESG评级情况逐渐受到企业和市场机构的关注。研究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来,A股上市公司的ESG综合评级呈现稳步上调态势。

根据商道融绿最新发布的《A股ESG评级分析报告2024》,以2023年和2024年同属中证800成分股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其中44.61%的公司ESG评级发生上调,51%的公司评级保持不变,4.39%的公司发生评级下调。从结构化趋势来看,获得A(含)及以上ESG评级的公司从2023年的7家增至2024年的53家。

该报告还显示,一些评级靠后企业的ESG绩效加速改善:2024年,评级在B+级(含)以上的公司数量为635家,是2018年(63家)的10倍;评级在C+级(含)以下的公司数量为16家,仅为2018年(199家)的1/12。

“中证800成分股的ESG评级分布出现了结构性变化。”郭沛源表示,2023年以来ESG相关政策陆续出台,上市公司尤其是头部上市公司紧跟政策形势,关注并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业内人士看来,作为ESG生态链最为核心的一环,ESG评级不仅是检验上市公司在ESG方面表现的重要工具,还可能对股价形成传导,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二级市场投资决策。

“ESG评级是对企业发展价值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一种评价。投资者期待通过ESG的风险传导机制,结合其自身的信用风险管控理念,对企业进行全面综合评价,进而降低投资决策风险,并获得超额收益。”中诚信国际总裁岳志岗说。

中信证券ESG研究首席分析师张若海研究发现,从2022年开始,ESG评级高的公司股价下跌风险更低,高ESG评级公司也因此越来越受到机构资金青睐。此外,ESG评级提升对于标的证券流动性和估值的增强作用也开始显现。

当前,有不少基金经理将ESG评级数据用于投资决策。广发基金相关人士介绍,ESG评级对选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传统投资方法重视商业价值的定量评估,而ESG评级更重视定性评价,可用来判断是否适合长期投资;ESG评级会影响传统评估的参数设置,进而影响商业价值的评估结果;ESG评级对于传统投资方法的风险控制是一种补充。

ESG投资持续加码

在采访中,多位专家提到,ESG投资规模增长也是上半年ESG发展交出的靓丽答卷一部分,且未来ESG投资的有效性有望逐渐增强。

上半年,A股ESG投资指数再“上新”——上证科创板ESG指数3月21日正式发布,该指数从科创板市场中选取中证ESG评价最高的50只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科创板市场ESG表现较好的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指数最新样本包含29只科创50指数样本和21只科创100指数样本,全部样本的ESG评级均在A或A以上。业内人士认为,该指数将助力科创板上市公司更好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使得科创板投资“工具箱”得到进一步丰富。

此外,金长川资本与责任云集团3月25日宣布拟设立金责ESG基金,这也是北交所首只ESG主题基金。该基金将主要对拟北交所IPO公司、北交所IPO战略配售项目进行投资。“在行业上,金责ESG投资基金将聚焦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四大领域,并针对每个领域的特点,设置该领域在环境(E)、社会责任(S)、公司治理(G)方面的不同权重比例。而在投后赋能上,金责ESG投资基金将通过对被投企业常态化监测、ESG培训、指导ESG信披等,加强投资组合的ESG属性。”金长川资本创始人、董事长刘平安介绍。

随着投资“工具箱”不断丰富,今年以来ESG产品市场呈现稳健发展态势。银河证券数据显示,上半年ESG新发产品数量平稳增长,包括公募基金、银行理财、私募基金等多种类型。ESG公募基金存量规模已突破5000亿元,显示出投资者对可持续投资理念的认可和支持。

同时,ESG产品收益率有所回升,展现了ESG投资的长期价值。“对全部A股上市公司按照ESG因子、E因子、S因子、G因子得分分别构造多空组合并计算组合收益率,我们发现,相较于基准的沪深300指数,2024年上半年ESG因子及E、S、G因子具有明显超额收益。”解学成说。

在大华银行中国首席财务官、首席数据官兼首席可持续发展官朱轩看来,中国的ESG投资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中国ESG市场将维持增长趋势。“眼下,绿色信贷占比较高,ESG证券投资、ESG股权投资规模占比较低。随着相关金融产品越来越丰富,以及企业践行ESG水平不断提升,ESG投资会更加欣欣向荣。”他说。

张若海预计,随着ESG理念得到更好践行,未来保险银行资金将持续加码ESG投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趋于统一规范,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清晰和一致的评价框架,也有助于吸引更多国内外资金投向ESG领域。”解学成补充道。

据中金公司预测,中国ESG投资规模将在2025年达到20万亿元至30万亿元,将占资产管理行业总规模的20%至30%。机构人士认为,持续扩大的ESG投资规模将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而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支持,企业需做好ESG相关工作,将ESG理念融入组织战略和重大决策、日常经营管理,主动编制ESG报告,对企业信息进行充分披露。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加快建立中国汽车碳足迹管理体系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