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长春光电信息产业冲刺千亿元产值

马洪超    2024-06-26 14:41:43    经济日报

高分辨率轻小型微光详查相机,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目不暇接的各类先进物联网产品……近日举办的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展出总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有13个产业方向的675家企业参展,让观众深度了解光电技术的魅力和应用前景。

吉林省长春市被誉为“新中国光电事业的摇篮”。这里孕育了新中国光学领域第一个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创造了我国第一炉光学玻璃、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光电测距仪等多个“中国第一”。

得益于雄厚的光电科研基础,长春市近年来诞生了一批光电领域科研成果。以长春光机所为例,该研究所科研人员自主研发制造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采用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多旋翼”气动布局,可实现竖直状态下的垂直起降,起飞后又可实现正常的平飞,在去年11月首次亮相第25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后,如今又在2024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上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该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白越介绍,垂直起降让这款无人机在起飞时无需在跑道上滑跑,占地面积大幅缩小,提高了使用便利性。特别是该无人机可在零下40摄氏度、海拔5500米以及7级强风中正常起降飞行,并且具有大载重、低能耗特点,还能高效续航,可在电力、林业、应急、测绘等领域广泛应用。

数据显示,长春市光电信息规模以上企业有119户,拥有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户企业获得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称号。2023年,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产值750亿元,同比增长10.6%,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0%。

成立于2014年12月的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东北首家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高性能、低成本卫星的研发与技术创新。截至目前,该公司已实现108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

在此次长春国际光电博览会上,长光卫星带来了“吉林一号”卫星星座的多款明星产品,并首次公开亮相“一箭41星”星箭对接模型。该火箭上面搭载了很多颗卫星,于去年6月发射成功,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的新纪录。

长光卫星公司展会负责人崔少伟说,人造卫星的质量越小,往往所需的发射费用就越少。高分06星是长光卫星星载一体化整星设计制造技术下的最新一代卫星,在保证0.75米分辨率的前提下,整星重量仅有22公斤,具有快速批产、智能运行等优势。

近年来,长春市大力发展光电信息产业,制定实施了“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出台“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暂行)”,召开全市光电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光电信息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黄宪昱说,在长春市光电信息产业星光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中,长春将着力打造长春新区、经开区、汽开区、净月区和中韩示范区“4+1”光电信息产业核心区,打造国内一流的“长春光谷”。在实施路径上,围绕“芯、光、星、车、网”五大关键领域,注重发挥长春光机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三大策源地优势,实施光电技术协同创新、光电产业体系培育、产业链现代化升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开放合作拓展“五大提升行动”。

长春市提出,力争到2025年,全市光电信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企业1000户以上、规模以上企业200户以上、专精特新企业200户以上、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户以上;到2035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进入全国第一方阵,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光电信息产业集群。

据悉,为强化光电信息产业发展保障措施,长春市在支持优质企业培育、支持新产品推广应用、支持企业转型升级、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引进培养高端人才等方面制定了20条政策措施。长春市财政每年将投入6亿元以上资金,对光电信息产业发展给予支持。

“长春市将全力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把光电信息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光电信息企业和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长春市市长王子联表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辟世界经济增长新动力源
下一篇:国常会提出多措并举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