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欧盟再工业化离不开包容合作

陈 博    2024-06-21 10:26:33    经济日报

欧洲经济复苏在2024年呈现出温和增长的态势,但复苏内核并不稳固。多项统计数据显示,欧盟及欧元区的整体工业制造活跃度正不断下降,曾令欧洲引以为豪的工业制造板块正成为拖累经济复苏的“最短一块木板”。有分析指出,欧洲工业生产表现持续低迷并非一日之寒,近年来欧洲的“能源降依赖”政策令其工业部门付出了沉重代价,美国的货币政策效应外溢,更使欧洲“再工业化”步履维艰。在一系列挑战面前,亟需恢复工业产能的欧洲需要拿出更加开放的姿态实现自强。

整体复苏仍在持续,但工业对欧洲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减少。这个喜忧参半的现实意味着欧洲的“再工业化”进程遭遇了明显挫折。欧盟统计局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4月,欧元区工业产出环比下降0.1%,同比下降3%。如果将视角进一步扩大至欧盟范畴,各成员国工业产出的分化情况更为严重。4月,波兰和希腊的工业产出分别增长6.7%和7%,而卢森堡和拉脱维亚的工业产出分别下降6.7%和4.9%。欧洲经济增长对服务业产值的依赖正不断提升。

2023年7月,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的西班牙就将“重振工业、推进再工业化”列为欧盟优先工作事项。但时隔近一年,为何欧洲整体工业制造表现依然不及预期,甚至每况愈下?

首先,欧盟“能源降依赖”政策副作用深远。一方面,引发了“气短”。根据欧盟能源转型计划(REPowerEU),欧盟计划最早将在2027年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近两年来,欧盟天然气价格保持高位震荡态势,美对欧天然气出售价格已超出美本土气价平均3倍至4倍,欧洲工业部门叫苦不迭。另一方面,导致了“心慌”。欧盟能源布局调整导致欧洲核心高能耗行业的产能明显萎缩,一众钢铁、化工企业纷纷减产甚至迁至欧洲之外,对欧洲工业根基产生了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其次,美国“霸权虹吸”不分青红皂白。在“美国优先”面前,“亦敌亦友”甚至“敌友不分”已成常态。2023年1月生效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出台了大量高补贴竞争性政策,吸引了诸多饱受“气短”“心慌”困扰的欧洲企业赴美投资,其中不乏具有欧洲核心工业制造能力的大型企业。这种“趁火打劫”式的“抄底”令欧洲既气愤又无奈。

再次,欧洲本土发展困境限制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除了近年来部分欧洲国家遭遇的经济发展失速、政治撕裂严重等弊病外,欧洲传统的高福利、高工资、老龄化严重等社会特点也在客观上抑制了工业制造部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鉴于欧洲各国对工业创新的激励措施有限,欧盟机构等行政部门还不时出于各种政治目的,对外商在欧投资开展非理性的“审查”或层层设限,欧洲已不再是跨国制造业青睐的理想投资地。

在当下全球乱象丛生、变局延宕的背景下,欧洲实现“再工业化”的道路注定不会平坦。面对内外困境,欧洲部分政治势力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考量应避免泛政治化甚至非理性化。实际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各国正是盯住了发展与合作两大要义,才得以快速实现工业恢复和经济腾飞。时过境迁,历史的经验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盲目的“去风险”只能阻碍合作,“小院高墙”最终封闭的是自己的发展之路。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发展光伏产业要有系统思维
下一篇:找好抓手推动文旅融合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