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加快推进城市“三大工程”建设

2024-06-12 11:15:10    经济日报

扎实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三大工程”建设意义重大,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既是利民之举,又是发展之计,也是转型之策。“三大工程”目前抓开工建设、抓质量安全,有望尽快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是完善住房制度和供应体系、重构市场和保障关系的一项重大改革。目的在于实现政府保障基本需求、市场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建立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今年以来,多地抓政策出台、项目建设、“好房子”建设,以及抓住房发展规划编制,切实推动保障性住房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将与商品房市场协同发展,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城市,政府可以以需定购,组织地方国有企业以合理价格收购一部分存量商品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设立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给予支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应进一步加快项目开工建设,出台相关政策,落实好中央补助和土地、金融、财税等支持政策。

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改革重点是拓展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众多城市在科学编制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积极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杭州市提出2024年至2028年计划筹集建设5万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24年将建设不少于6000套;合肥市2024年将筹建9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可提供4000套房源;贵阳市计划5年内建设1万套配售型保障性住房,2024年计划启动3600套房源建设;广州市2024年计划筹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少于1万套。在推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早开工、早竣工基础上,更应注重将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建成“好房子”,按照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标准,做好户型设计、配套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供给,让群众住得健康。

城中村改造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对于消除安全风险隐患、改善居住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些城市已确定2024年城中村改造计划:上海计划启动不少于1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深圳将加快实施60个城中村分类改造项目;杭州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59个。一些城市在公布2024年城中村改造目标的同时还公布了安置房建设目标:福州计划实施城中村改造项目12个,动建安置房1万套;青岛计划启动20个城中村改造,建成安置房3.1万套。一些城市通过发布条例规范城中村改造。如《广州市城中村改造条例》对改造目标、改造方式、补偿安置方案、土地征收、纠纷解决等方面均进行了规范。在推进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应守住城中村改造的初心和本意,把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放在首要位置。每个项目都要有完备的征收补偿方案和资金平衡方案。还应把握好重点环节,坚持依法征收、净地出让,保障好村民合法权益,做好产业先行搬迁,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结合起来,有力有序有效推动城中村改造。

“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提高城市韧性的重大举措,关键是“平时用得着、急时用得上”。“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是集应急医疗和物资保障于一体的重要应急保障设施。打造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有助于补齐城市临时安置、应急物资保障短板,推动城市更高质量、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一些城市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建立工作机制,加快项目建设,积极稳步推进“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昆明市已有12个“平急两用”项目正式启动,已完成投资3.57亿元;近期计划新开工项目3个。南宁市已经确定62个项目为第一批“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要注重统筹新建增量与盘活存量,积极盘活城市低效和闲置资源,依法依规、因地制宜、按需新建相关设施。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改造和运营维护。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识变应变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