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500亿储蓄国债火爆开售 多家银行助投资者“抢购”

黄钰霖    2024-06-11 09:33:16    证券时报网

今年以来,国债深受投资者欢迎,无论是储蓄国债还是超长期特别国债,销售频频出现“日光”“秒空”的景象。

昨日,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在银行渠道正式开售。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储蓄国债销售十分火爆。开售半小时后,多家银行手机APP均显示已无法购买。

财政部公告显示,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为500亿元。第三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2.38%,最大发行额为250亿元;第四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2.5%,最大发行额为250亿元。单一个人国债二级托管账户购买每期国债不得超过300万元。

6月10日,32家网银成员同时通过其网上银行代销,16家手机银行试点成员通过其手机银行代销。网银成员通过网上银行代销两期国债的额度上限为其当期国债初始基本代销额度的40%,手机银行试点成员通过网上银行和手机银行代销两期国债的额度上限合计为其当期国债初始基本代销额度的40%。6月11日至6月19日,网银成员和手机银行试点成员在其取得的代销额度内合理分配各渠道额度比例。

6月10日一早,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手机银行渠道售卖情况十分火爆。工商银行手机APP显示,2024年第三期和第四期储蓄国债(电子式)的可销售额度分别在开售后2分钟、1分钟内显示为0。

证券时报记者于开售半小时后查询中行、建行、招行等多家银行手机APP,同样显示储蓄国债已无法在该渠道购买。

在线下销售方面,据证券时报记者多方了解,相当一些银行网点的销售额度并不固定,投资者若在线下购买,需要银行工作人员查看是否有新增的可购买额度。

对此,相关银行工作人员解释,电子式国债不会将额度分配至线下网点,网点工作人员将在总行统一系统中帮助投资者“抢购”。“当有其他网点投资者认购后未实际完成购买,系统刷新后就会显示有可购余额。”一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受访的多家银行均有类似操作。

此外,投资者需要注意的是,储蓄国债提前兑取将扣除利息。从国债发行首日开始计算,投资者持有两期国债不满6个月提前兑取不计付利息,满6个月不满24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180天利息,满24个月不满36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90天利息;持有第四期国债满36个月不满60个月按发行利率计息并扣除60天利息。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识变应变拓展外贸增长新空间
下一篇:夯实新质生产力的人才基础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