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财经参考 > 正文

欧洲经济前景面临不确定性

毕振山    2024-05-20 10:35:18    工人日报

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报告,预测今明两年欧洲经济均将出现增长且通胀下降。有分析人士指出,今年第一季度欧洲经济走出衰退,加上通胀率下降,欧盟对其今年经济走势趋于乐观。然而,受制于内部一些结构性因素和外部环境,欧洲经济前景仍面临不确定性。

根据欧盟委员会近日发布的2024年春季经济展望报告,2024年和2025年欧盟经济将分别增长1.0%和1.6%,欧元区经济将分别增长0.8%和1.4%。通胀方面,2024年和2025年欧盟通胀率将分别降至2.7%和2.2%,欧元区通胀率将降到2.5%和2.1%。

在此之前,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调整后,今年第一季度欧盟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0.5%,环比增长0.3%,欧元区GDP同比增长0.4%,环比增长0.3%。其中,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第一季度GDP环比增长0.2%,法国、西班牙、意大利GDP分别环比增长0.2%、0.7%和0.3%。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欧元区4月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2.4%,与3月持平。剔除能源、食品和烟酒价格的核心通胀率为2.7%。

经济增速快于预期,通胀加速降温,使得欧盟对今年经济前景的预期趋于乐观。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和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事务的委员真蒂洛尼均认为,今明两年欧洲经济增长将加速。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表示,已看到欧元区经济明显的复苏迹象。

相比2023年,当前欧洲经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渡过了难关。

2023年,受高通胀和高利率等因素影响,欧洲经济步履蹒跚。能源价格高企导致很多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一些企业因亏损而破产。物价飙升也增加了普通民众的生活成本,削弱了民众的购买力,从而减少了消费。高利率则抑制了贷款和投资。

在此情况下,2023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欧元区经济连续出现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德国经济环比下滑了0.4%,整个2023年德国经济下滑0.3%,成为全球表现最差的发达经济体之一。

有媒体分析指出,欧洲经济能够从衰退中走出,一方面与能源短缺缓解和欧洲各国采取的应对通胀措施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全球经济复苏的大环境有关。联合国在近日发布的《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中,也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从年初的2.4%上调至2.7%。

不过,欧洲经济形势向好并不意味着前途一片光明。欧盟委员会在2024年春季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受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以及其他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影响,欧盟经济发展变数和下行风险进一步增加。

德国经济顾问委员会近日就表示,德国经济发展仍受整体需求疲软的影响。该委员会将2024年德国经济预期从2023年秋季预测的0.7%下调到了0.2%。德国媒体报道称,德国经济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如劳动力短缺和忽视基础设施建设等。

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数据,3月德国工业产出和制造业工厂订单均出现下滑。德国伊弗经济研究所的调查显示,4月德国近四成制造业企业面临订单不足的情况。德国有经济学家认为,订单不足意味着德国经济很难出现强劲增长。

有分析人士指出,从欧洲内部来看,目前通胀率仍未达到欧洲央行设置的2%目标,且存在反弹风险。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公共债务庞大、缺乏新的增长极等结构性因素,都对欧洲经济复苏形成制约。

从外部因素来看,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仍可能对欧洲经济产生影响。例如,德国执政联盟内部目前就预算问题争执不休,正是因为有人支持增加国防预算并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支持,有人则主张预算应该用于促进经济发展。巴以冲突则外溢到红海和地中海,随时可能影响全球能源市场,进而牵动欧洲的能源供应。

为了抑制通胀,欧洲央行曾经连续加息。但在目前经济恢复增长的情况下,高利率的不利一面更加突出。为此,欧洲央行何时降息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欧洲央行一些官员和经济学家预测,欧洲央行将在6月开始降息。但是在美联储按兵不动的情况下,欧洲央行率先降息可能会导致欧元贬值,进而引发欧洲进口成本增加、物价上涨。

分析人士指出,近些年欧洲经济连遭难民危机、能源危机等冲击,其背后与美国因素有关。欧洲要想避免重蹈覆辙,某种程度上来说就需要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实现外交和经济的独立自主。欧盟只有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多交朋友多合作,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旅游市场火热激发消费潜力
下一篇:中国邮轮经济持续向好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