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基础产业类信托年末冲高 单月成立规模增近五成

杨卓卿    2024-12-10 12:57:58    证券时报

集合信托迎来发行高峰,基础产业类产品尤其火爆。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11月新成立资产管理信托产品环比增长23.83%,新成立规模环比上升109.72%。其中,基础产业类信托成立规模增长接近五成。

业界观察人士称,上述情况主要受年末冲规模和资本市场行情火热等因素的影响,带动隐性债务置换。

又见年末高峰

11月,资产管理信托市场的发行、成立可谓火爆。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11月共计发行资产管理信托产品2043款,环比增长10.89%;发行规模1339.05亿元,环比增长51.79%。同时,资产管理信托产品共计成立2032款,环比增长23.83%;成立规模为984.25亿元,环比上升109.72%。

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覃金鸿认为,一方面,11月是信托业务冲量的重要时间段,非标产品剩余额度投放明显加快,带动非标类信托数量与规模双双大幅增长;另一方面,11月股市、债市携手上行,投资者信心增强,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信托资金大举入市,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与资金募集规模实现大幅上涨。

“另外,有若干款规模巨大的债券投资类产品落地,导致标品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大幅攀升,具有较大的偶然性。”覃金鸿说。

从可查阅的公开资料来看,投资类产品的规模占比持续上升。11月融资类产品成立规模298.47亿元,环比增加31.70%;投资类产品成立规模682.52亿元,环比上涨184.61%。从规模占比来看,融资类产品规模占比30.33%,环比下降17.97个百分点;投资类产品规模占比69.34%,环比增加18.25个百分点。

基础产业类再度火爆

11月,非标集合信托成立规模增长近四成——非标类产品成立数量为1048款,环比增加44.78%;成立规模为391.58亿元,环比上升39.28%。

具体来看,除了工商企业领域,其他各领域的信托产品成立情况均显著回升。11月,房地产类信托产品的成立规模为0.91亿元,环比增加0.82亿元;基础产业信托成立规模208.79亿元,环比上涨49.35%;投向金融领域的产品成立规模137.09亿元,环比上升45.19%;工商企业类信托成立规模42.20亿元,环比减少5.67%。

在此背景下,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成立规模占比继续上行,达到53.32%。

覃金鸿表示,11月,地方化债“三箭齐发”,多个地区陆续发行特殊新增专项债券,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非标融资信用风险降低。化债方案的深入推进,大大减轻了地方财政压力,为基础产业信托提供了更加良好的展业环境,信托公司展业动力有所增强。同时,受年末业务冲量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投放加快,成立规模明显抬升。

另据统计,在基础产业类信托中,11月共有137款组合投资类产品成立,数量占比为22.68%,环比下滑9.97%。其中,西部信托、陕国投信托、长安信托和五矿信托等展业相对积极。

“整体来看,信托公司非标类信托组合投资模式刚刚起步,产品占比还较低。然而,在社融成本下行的大背景下,信托投资者调低收益预期,稳健地组合配置资产或将成为更多投资者的首要选择之一。”覃金鸿说。

债券投资类暴涨有偶然

数据显示,11月标品信托产品成立数量984款,环比增加7.31%;成立规模592.66亿元,环比大增214.96%。

一方面,债券投资类信托大幅回暖,成立规模暴涨。11月,债券投资类信托成立数量924款,环比上升4.52%;成立规模588.51亿元,环比大涨217.39%。另一方面,股票投资类信托热度上升,成立数量与规模大幅上扬。11月,股票投资类信托产品成立数量24款,环比增加60%;成立规模2.24亿元,环比上涨47.30%。

值得一提的是,11月,建信信托若干款规模巨大的债券投资类产品落地,导致此类业务成立规模暴涨,具有较大的偶然性。目前,权益类产品在标品信托业务中占比仍相对较小,且自主管理的产品比重更小。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两市股指强势拉升,沪指盘中涨超2%,金融、地产板块领涨
下一篇:高铁过隧道时,为何也能打电话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