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12月份资金面扰动因素多 降准预期上升

刘 琪    2024-12-06 10:17:07    证券日报

进入12月份,市场对于降准的预期不断升温。

此前,今年9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行长潘功胜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近期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的同时还提到,“在今年年内还将视市场流动性的状况,可能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

随后在9月27日,0.5个百分点的降准正式落地。在10月18日举行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潘功胜再次提到,“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至0.5个百分点”。

随着时间向年底迈进,降准呼声渐起。特别是在11月25日,央行缩量续作MLF(中期借贷便利)后,不少观点认为,央行择机降准的可能性在加大。

财信金控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12月份有降准可能,而且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后实施的可能性均不能排除。一方面,尽管四季度经济恢复有所好转,但社融、信贷增速继续回落,实体融资需求不足、预期偏弱等挑战犹存,实体有效需求不足的主要矛盾没有改变,经济稳步修复仍需支持性货币政策加力护航;另一方面,需要配合增量财政政策发力、缓解银行资本约束和息差约束、对冲巨量MLF到期规模带来的流动性缺口。

从资金面来看,12月份还将有1.45万亿元的MLF到期。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2月份政府债供给压力依然存在,叠加MLF到期以及季节性因素,资金利率或面临中枢抬升、波动加大的风险。

“在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下,央行有可能采取降准等方式为市场提供充足的流动性支持。”明明表示,考虑到目前潜在的政府债发行压力,12月份不排除央行降准50个基点。此外,也不排除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国债买入等多种工具配合来熨平资金面波动。

中泰证券研报认为,年内存在降准的可能性。根据测算,假设央行12月份继续净投放3000亿元,超储率预计升至1.7%,而2021年至2023年同期超储率水平均在2.0%以上。并且考虑到12月份MLF到期量较大,因此,即使政府债发行高峰已过,年内仍存在降准的可能性,对冲12月份以及跨年流动性缺口。即便央行不降准,依然有充足的手段补充流动性。从11月份来看,传统流动性投放工具(OMO、MLF)均净回笼,而新创设的流动性投放工具(二级市场净买入国债、买断式逆回购)合计净投放规模高达1万亿元,即使12月份不降准,央行预计仍将“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投放流动性。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前10月服务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4.6%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