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科创债市场快速扩容 支持科技创新产业转型

王军    2024-12-05 11:08:28    证券时报网

近日,中国通号拟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科技创新可续期公司债券的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注册批复,这也是科创板央企首次发行科创债。

科创债等金融产品有效疏通了科创企业融资渠道。Wind数据显示,按发行起始日统计,截至目前,已发行的科创债数量超1100只,发行规模近1.12万亿元。

多位分析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科创债发行规模快速增长,将有利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科技创新领域,使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中的科技创新需求更好地结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迈进。

发行规模近1.12万亿元

自2022年5月科创债全面推出以来,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Wind数据显示,按发行起始日统计,截至12月2日,年内科创债(包括科创公司债和科创票据)发行数量有1111只,合计发行规模达11165.87亿元,发行数量和规模分别较2023年全年增长41.35%、45.01%。

从债券期限来看,随着近年来长债利率持续走低,科创债的发行期限显著拉长。年内已发行1111只科创债中,5年期限及以上的可转债有410只,占比达36.90%;发行规模合计达4374.21亿元,占比达39.17%。

对于近年来科创债发行持续放量,排排网财富理财师曾衡伟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主要有政策端的驱动、发行条件的优化及投资者偏好变化等多重原因。第一,监管部门推出的多项政策,如“绿色通道”,极大提升了科创债的发行效率,为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第二,市场流动性充裕和资金利率下行,使得信用债整体发行利率下降,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中长期债券占比的提升,更好地满足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资金需求。第三,城投债供给承压下,科创债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第四,当前低利率环境也激发了企业发债的积极性,而科创债发行人普遍具有的优质资质和成长性,更是赢得了投资者的青睐。

光大银行宏观市场部研究员周茂华认为,国内接连出台债券市场服务科创机制,优化发行条件,提升发行效率,促进金融机构围绕科创企业融资需求创新产品服务,完善民营企业融资支持制度等,极大便利和拓宽了科创企业融资渠道。目前国内科创发展活跃,加上低利率环境等也提振了科创债融资需求。

支持科技创新

科技创新是当下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科创债市场的快速发展,不仅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也为传统企业提供了转型升级的契机。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以来的可转债发行主体中,央国企仍为科创债发行主体,民企发行占比也有所提升。而从发债主体所属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来看,年内发行规模靠前的为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等公用事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五大行业,发行规模分布为3184.63亿元、3103.04亿元、1668亿元、1131.2亿元、748.2亿元。

债券募集资金用途方面,主要用于偿还存量债务、补充流动资金、基金/股权出资、科创项目建设等。

值得一提的是,科创债独有的基金/股权出资用途越来越得到发行人青睐。例如,今年10月,浙江省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了3亿元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成为浙江省首单集成电路专项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据悉,本次募集资金中,拟将不低于70%部分通过发行人本部或子公司直接投资,或通过基金投资于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公司的股权,包括置换前期出资;剩余部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

与一般公司债券相比,科创债的用途更加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和产业转型发展。畅力资产董事长宝晓辉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创债旨在加强债券市场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支持和资金直达,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企业的研发投入、技术改造、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资金用途需符合国家科技创新相关发展规划和政策文件要求,因此用途相较单一。而一般公司债券的资金用途则更为广泛,可能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偿还债务、项目建设等财务需求。

“在过去科创企业特别是新兴科创企业融资主要还是靠银行贷款和股权融资,融资渠道比较单一,而发行科创债及科创票据,有助于改善企业直接融资结构,帮助企业在科技创新或转型发展过程中夯实资金基础。”宝晓辉表示,企业成功发行科创债及科创票据,能够向市场和投资者传递企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信号,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

增强经济活力

科创债募集资金用途主要用于科技创新领域,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进而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不过,由于民营科技企业很难拿到较高的主体评级,目前科创债市场对众多中小民营科技型企业的覆盖面仍较低。国金证券固收分析师许熙建议,对于较高成长性、科创能力较强的民营科技企业积极协调市场化增信机构参与,降低民营科技企业的发行门槛。同时丰富金融工具的应用,通过浮动利率、收益权转让等结构设计加强科技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保障和丰富投资人收益来源,引导更加多元化的资金服务实体企业,助力产业优化升级。

“科创债及科创票据发行可以引导资金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后续随着科创债发行规模继续上升,将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尝试投入科创领域,这将有助于增强经济活力,同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宝晓辉说道。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从0到1,国产民航轮胎实现新突破
下一篇:企业经营压力挑战怎么看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