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

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金融支持

本报记者 庞革平    2024-12-04 09:03:14    人民日报

冬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山坪村,千亩茶园沐浴着暖阳,清香四溢。

“这几年梧州六堡茶发展迅猛,离不开金融支持。”六堡茶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祝雪兰说。据统计,苍梧农村商业银行累计向当地六堡茶及相关产业投放贷款2352笔、金额9.51亿元,支持茶叶企业21家、茶商和茶农超600家。

在金融支持乡村全面振兴过程中,如何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更专业?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罗军介绍,近年来广西农商联合银行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广西涉农客户基数大、数据积累多,为建立数据库,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与自治区大数据局、农业农村厅和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深入合作,引入农业农村、国土、政务、征信、金融数据,实现涉农行业数据互联互通、共用共享,并在此基础上率先建成广西的涉农数据标准统一体系。

以新一代数字化系统建设为契机,目前,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正强化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外部技术依赖风险,累计完成149个信息系统上线,打造了多个金融科技创新案例,各类系统平台先后荣获34项全国及广西数字化创新奖项。推动金融服务领域持续下沉,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成功构建五级金融服务网络。在这张庞大的网络中,近1.3万个便民服务点遍布城乡,服务半径直达广西所有行政村。在设立2280个网点基础上,广西农商联合银行致力于提供更加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先后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特色支行、9家科技支行,设立147家绿色专营机构,不断拓宽金融服务边界,深化金融服务内涵。

精细化服务,更好支撑企业发展。为满足广大个体工商户的需求,广西农商联合银行还联合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设立“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题银行”,对广西全区个体工商户进行画像,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展网格化授信服务,实现“应授尽授”“应贷尽贷”,全区超过220万户个体工商户得到了授信,支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260亿元。

依托数字化、全覆盖的服务网络,广西农商联合银行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服务实体经济取得显著成效,多项业务指标领先。该行投放了广西约25%的小微企业贷款、33%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35%的涉农贷款、49%的个体工商户贷款、61%的农户贷款、99%的脱贫人口小额贷款。自2021年实施“桂惠贷”政策以来,该行累计投放“桂惠贷”2505亿元,惠及18万户经营主体,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47亿元,贷款金额、户数等多个指标保持广西全区同业第一。

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也实现了自身业务的拓展与提升。到2024年9月末,该行资产、存款、贷款余额分别达13754亿元、11365亿元、8139亿元,资产、存款规模率先在广西银行业迈入“双万亿”台阶。采取积极措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广西农商联合银行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人民日报》(2024年12月04日 第 06 版)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屋外电梯更新 屋内家电换新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