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不出海就出局 开辟“安全航道”是关键

安宇飞    2024-12-03 11:19:23    证券时报

不出海,就出局。这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现状。近年来,中国企业掀起出海热潮,据《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连续12年位列全球前三,截至2023年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4.8万家。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壁垒持续增加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更需要加快出海步伐,构建更有韧性的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全球化布局打破贸易保护主义的“厚墙”。

但是,出海之路“风急浪高”,一个失败的出海案例可能就会将一个企业的经营拖入泥潭。对企业来说,出海这条路“走得稳”胜过“走得快”,开辟出海的“安全航道”成为了关键点。

“安全航道”如何开辟?首先不能盲目出海与跟风出海,需要厘清思路。很多企业热衷于购买欧美破产企业,视它们为“香饽饽”。但这些欧美企业为何会陷入破产困境?有哪些积弊需要扫除?中国企业是否有能力完成整合让它们扭亏为盈?这些问题都要想清楚。

以中集集团为例,2013年中集以5500万欧元收购了曾是德国最大、全球排名前五的消防车生产厂商齐格勒集团,后者在2011年因为反垄断调查被罚款,申请了破产清算。作为拥有超百年历史的传统家族企业,当时的齐格勒管理高度松散、卫星工厂各自为政,中集通过制定流程、强化管理、加强对齐格勒子公司管控等方式一扫积弊,助齐格勒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中集集团也凭此在全球消防车领域取得一席之地。

其次,要建立本土化思维解决“水土不服”。跨国经营管理并不简单,不是把中国经验、管理方式原封不动搬到海外就行,企业要站在当地的角度思考问题,在商业习惯和文化传统等方面融入当地。

还以齐格勒为例,中集集团在收购齐格勒的第二年,就花钱建造了齐格勒博物馆。博物馆展现了齐格勒的百年历史,成为了当地人的骄傲,也让齐格勒员工对中集的归属感、认同感大大增强。这样的“妙手”,离不开中集集团立足当地,用本土化思维经营境外企业。有了这样的本土化思维,才能构建起真正的“全球化思维”。

2024年前10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6.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其中,出口总额达20.8万亿元,同比增长6.7%。在产品出口上,中国企业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从产品出口到产业出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在出海热潮中保持一份冷静和思考,才能让产业出海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制造业PMI三连涨 上扬曲线勾勒经济奋进图
下一篇:服务消费,出新更贴心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