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这家险企再获国资增资!风险综合评级由D转C,变局将至?

杨卓卿    2024-11-08 10:40:16    证券时报网

三峡人寿近来好事连连。

一方面,公司再获重庆国企增资,待本轮增资完成其注册资本金将增至30亿元;另一方面,三峡人寿最新的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D转C,公司偿付能力数据有所好转。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重庆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下一步三峡人寿将依托国有寿险品牌优势,走出专业化特色保险公司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争取用三年时间,发展成为重庆市场有份量、全国市场有特色的保险服务供应商。

第二次增资启动

10月30日,三峡人寿增资签约仪式在重庆市国资委举行。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简称“渝富资本”)、重庆高速公路投资控股公司、重庆水务环境集团、重庆三峡国有资本运营集团将共同对三峡人寿进行增资。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三峡人寿完成第一轮增资扩股、转为重庆市属国有金融企业后再次进行增资。

2023年12月12日,三峡人寿增资签约仪式在重庆市国资委举行。当时确定,渝富资本、重庆高科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高科集团”)将分别对三峡人寿增资。

当时,重庆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曾菁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三峡人寿是市属国有金融企业,是重庆国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持续优化其资本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推动三峡人寿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现代化新重庆建设。

如今,重庆国资对三峡人寿的支持一如既往。此次签约仪式上,重庆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三峡人寿第一轮增资扩股转为国有控股企业后,各项工作逐渐迈上正轨,重新焕发生机。下一步,市国资委将整合国资国企资源全力支持三峡人寿业务发展。三峡人寿将加强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市场化机制,制定“三年攻坚行动计划”,打造一个全新、优质的国有寿险品牌。积极融入各项国家重大战略,发挥好全国性金融牌照功能作用,加快将经营区域拓展至市外其他省份,积极带动和吸引险资来渝留渝,为重庆加快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贡献力量。

上述负责人还表示,三峡人寿本轮增资完成后,资本金将达到30亿元,迈入中小保险公司第一梯队,下一步将依托国有寿险品牌优势,走出专业化特色保险公司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争取用三年时间,发展成为重庆市场有份量、全国市场有特色的保险服务供应商。

风险综合评级由D转C

三峡人寿成立于2017年底,作为总部位于重庆的寿险机构,其发展道路并不顺畅。

梳理年报数据可知,2018—2023年,三峡人寿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0.11亿元、9.17亿元、11.02亿元、6.24亿元、5.59亿元、4.0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 0.58亿元、- 1.19亿元、-1.05亿元、-0.65亿元、-1.1亿元、-1.97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其保险业务收入为2.87亿元,净利润为-1.84亿元。

此外,自2018年三峡人寿原总经理安逸民请辞职后,三峡人寿的总经理一直空缺。2022年一季度开始,三峡人寿的风险评级由B转C,之后又进一步下滑至D。

根据三峡人寿新近发布的第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公司2024年第一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D,2024年第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

截至2024年9月30日,三峡人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156.67%,综合偿付能力175.287%,两项关键数据均较上一季度末转好。

三峡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随着增资到位和可资本化风险的改善,将进一步优化公司战略,开展业务经营,缩小战略风险敞口。

券商中国记者还注意到,不久之前三峡人寿还迎来了公司的新一任董事长——张君,上一任董事长早在2021年9月请辞。

公开资料显示,张君出生于1980年,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硕士学位,经济师。张君曾任重庆市两江新区财政局副局长,重庆住建投资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自2024年3月起担任三峡人寿党委书记,自2024年8月起担任公司董事、董事长。

不过,截至目前公司总经理之位仍然空缺。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放高地 更上层楼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