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 物流业呈现稳中趋升态势

人民网记者 乔雪峰    2024-11-08 10:33:55    人民网

10月31日,一列满载成都、眉山等地生产制造的家具、机械设备等产品的铁海联运班列,从成都国际铁路港缓缓驶出,向着深圳盐田港进发。该趟班列到达盐田港后,将转驳至集装箱班轮发往中国香港、丹麦奥胡斯、美国洛杉矶等地。

此次铁海联运班列的始发标志着成都—盐田港铁海联运通道正式打通,有力推动四川省多式联运运输结构优化,有效降低物流成本。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延续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94.97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全国社会物流总额258.2万亿元,同比增长5.6%;物流业总收入10.0万亿元,同比增长3.7%。

“随着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初显,物流运行稳中趋升。”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贺登才表示,当前物流运行的核心指标稳定增长,社会物流成本水平稳中有降,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回升向好的积极因素累积增多,完成全年经济指标的可能性大幅增强。

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2024年10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数值为52.6%,较9月回升0.2个百分点。对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总经济师何辉认为,随着政策“组合拳”持续发力,稳资金、稳预期、稳需求等各项措施逐步落实,10月份,物流业绝大部分分项指数环比回升,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保持在景气区间,后期,物流将继续保持平稳运行态势。

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经过装卸、安检、组板等一系列步骤,一架架满载的货机起飞,穿行在云层之上,一片繁忙景象。

10月中下旬起,今年的“双十一”已然吹响号角——政府补贴叠加第一波预售、抢先购等丰富活动,多个电商平台提前进入大规模促销阶段。据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航空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10月国内货站出港货量连创新高,10月23日,出港货物量483吨,创下机场单日货量历史新高;21日至27日的一周内,出港货量达到3120吨,同比增长27%,刷新机场单周货量历史最高纪录。

数据显示,10月份物流业业务总量指数为52.6%,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居民消费、大宗物资等物流需求均有所回升。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胡焓表示,在节假日因素和各地促消费政策推动下,居民消费物流需求平稳,线下商贸批发市场流通加快、商超零售业务恢复性增长,线上社交平台和电商平台齐头并进,电商网购活动旺盛。铁路统筹考虑线路能力和装备资源,积极应对大宗商品物流需求增长,保障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

据数字货运平台福佑卡车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平台货量相较去年同期延续增长态势。从细分品类上看,家电是今年增幅最大的货物品类,政府以旧换新补贴叠加“双11”优惠,家电消费市场热度水涨船高,平台家电类运单同比增长186.5%。

此外,临近年末是电子产品更换的高峰期,3C数码市场表现亮眼,平台数码类运单同比增长97.6%。服饰和日化用品是每年“双11”大促的热门品类,平台服饰类运单和日化类运单分别同比增长48.1%、34.5%。

胡焓分析称,10月份,物流业需求回稳带动大部分行业向好,铁路物流量质齐升,铁路运输业务总量指数为55.5%,10月最后一周国家铁路货运装车连续多日超19万车,10月24日超过 19.23万车,创历史新高。邮政快递业务总量指数和装卸搬运业务总量指数环比回升0.3和1.1个百分点。航空物流高位趋稳,航空运输业务总量指数为56.6%,环比下降1.2个百分点,继续处在扩张区间。

数据显示,10月份,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和邮政快递固定投资完成额指数在50%以上扩张区间,铁路运输和邮政快递固定投资完成额指数环比回升1个百分点以上。

胡焓分析称,10月份,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航空运输、装卸搬运和邮政快递从业人员指数环比回升,反映出当前企业岗位总体充裕。企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7%,连续3个月回升,企业对全年保持乐观预期。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开放高地 更上层楼
下一篇:这家险企再获国资增资!风险综合评级由D转C,变局将至?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