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超2900亿元!“三桶油”业绩出炉

刘杨    2024-10-30 11:18:39    中国证券报

10月29日晚间,中国石油公告,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6万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5.2亿元,同比增长0.7%。至此,“三桶油”三季报披露完毕。

根据三季报,“三桶油”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约2934.27亿元。其中,中国石油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5.2亿元,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2.47亿元,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6.6亿元。

深耕主业增储上产

作为我国油气保供的主力军,“三桶油”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持续推进高效勘探。前三季度,中国石油油气产量稳中有增,油气当量产量13.42亿桶,同比增长2%。中国石油表示,公司大力推动油气勘探开发,努力实现油气增储上产。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海油前三季度净产量和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前三季度,公司净产量达542.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涨8.5%。其中,中国净产量达369.2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6.8%,主要得益于渤中19-6和恩平20-4等油气田的产量贡献。

前三季度,中国海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上涨19.5%,达1166.6亿元。“前三季度,公司净产量和净利润均创历史同期新高。第四季度将继续锚定年度目标不动摇,奋力完成全年生产经营任务。”中国海油首席执行官及总裁周心怀表示。

受国际原油价格下行影响,中国石化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16.5%。中国石化表示,上半年国际原油价格宽幅震荡,第三季度快速下行,前三季度普氏布伦特原油现货均价为82.8美元/桶,其中第三季度均价为80.2美元/桶,同比和环比分别下跌7.6%和5.6%。

中国石化指出,公司全力优化生产经营组织,大力降本减费,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值得一提的是,前三季度公司加强高质量勘探和效益开发,增储增产增效取得新进展。在勘探方面,加强物探、风险勘探和一体化评价勘探,四川盆地页岩气、北部湾盆地新区带等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胜利济阳页岩油国家级示范区建设高效推进。

布局新能源 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

在努力实现油气增储上产的基础上,布局新能源业务是“三桶油”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布局新能源业务,“三桶油”推进实现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8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中国的能源转型》白皮书指出,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是互补、替代关系,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也要发挥好传统能源支撑和兜底保障作用,推动新能源和传统能源协同发展。

中国石油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加快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保持风光发电、地热、氢能、碳捕集利用及封存(CCUS)业务快速发展。前三季度,中国石油油气和新能源业务实现经营利润1442.6亿元,同比增长8.7%。

中国石化的发力重点则在氢能交通业务方面。前三季度,公司全力推动充电和加气网络发展,推进氢能交通稳步发展,积极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为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国海油争当深远海风电领军者。中国海油大力推动海上风电与油气生产融合发展,持续提高绿电替代水平,积极推动CCS/CCUS产业化。

光大证券研报指出,展望2025年,低利率环境有望维持,高股息标的有望继续受到市场关注,持续看好以“三桶油”为代表的高股息资产。此外,“三桶油”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海外业务布局逐步深化,下属油服及工程公司借助母公司平台优势,把握行业发展新机遇,有望取得海外业务发展的持续突破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小城旅居热 文旅业态兴
下一篇:努力打好保交房攻坚战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