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跨境支付行业受市场关注 多只概念股封涨停板

石晏    2024-10-24 10:15:05    证券时报网

跨境支付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国际市场交易模式,成为连接各国经济、畅通全球贸易的重要纽带。

近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国际银行业运营大会2024年会(以下简称“Sibos2024年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表示,支持来自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合格银行参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

上述消息受到市场的关注,同时,A股市场上,跨境支付概念股也表现活跃。

跨境支付概念股受益

近日,跨境支付概念股持续活跃。从昨日市场表现来看,跨境支付板块指数一度涨超2.5%,成交额达250.61亿元。截至收盘,跨境支付概念股中,仁东控股、四川长虹、信雅达和青岛金王等封涨停。

在上述会议上,陆磊还强调,将持续深化金融服务方面的制度建设,持续优化外资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环境,进一步支持优质中资企业在外上市和投资。其次,将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同时,他还称,支持来自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合格银行参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据了解,CIPS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专司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批发类支付系统,致力于提供安全、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的资金清算结算服务,是我国重要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

摩根大通环球企业支付部大中华区主管、大中华区产品总监顾玮日前也表示,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的需求日益增长,意味着对金融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包括跨境清算结算系统在内的金融基础设施,将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支撑。

“我们相信,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全球投资者将通过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各种国际货币与中国这个重要的市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预计未来人民币将逐渐从支付结算货币转变为全球最主要的几种储备资产货币之一。”顾玮说。

多地跨境支付蓬勃发展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跨境支付结算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在国内,跨境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的推动下,实现快速增长。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4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2024年1至8月,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合计为4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1%。

放眼全球,以中东地区为例,凭借较高的互联网渗透率、人均消费能力和年轻化的人口结构,该地区成为跨境支付平台竞相布局的热土。跨境支付平台PayerMax凭借其在中东地区的深耕细作,成功获得沙特央行(SAMA)颁发的支付技术服务供应商(PTSP)认证,成为亚洲首家获此认证的金融科技公司。

总部设在上海的XTransfer公司专注于B2B跨境支付业务,也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XTransfer自成立之初就完全聚焦于B2B跨境支付业务。目前,XTransfer已服务超过55万家中小微外贸企业,并加速国际化业务团队扩张,其服务触角已延伸至全球中小微企业。

数字货币助力行业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数字人民币的试点与推广也为跨境支付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截至2024年7月末,数字人民币App累计开立个人钱包1.8亿个,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7.3万亿元。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数字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Sibos2024年会上表示,央行将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将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从零售扩展至批发,从支付扩展至包括存、贷、汇、投等在内的广义金融业务,更有效地发挥法定货币职能。

有业内分析人士表示,人工智能、数字货币等新事物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正深刻改变着跨境支付领域的格局和用户体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拓展,跨境支付行业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创新空间。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家电业抢抓机遇发展势头好
下一篇:“两新”成效加速显现 持续释放政策红利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