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转型升级再加速 中国制造彰显高质量发展底气

人民网记者 王绍绍    2024-10-08 10:31:54    人民网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近年来,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步履铿锵,转型升级不断加速,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拥有全球最完备产业体系,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4年位居世界首位,220多种产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制造彰显出的坚实底气、创新动能、澎湃活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8月份,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32967.2亿元,增长1.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环比增长0.32%。全国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体平稳,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动能继续培育壮大,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我国制造业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更加注重“智能化”的飞跃。业内专家表示,要不断利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手段,让传统产业发展提升效率和提高质量,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焕发新活力。推广生产管控、精益排产、智能物流等应用场景实践,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在广东佛山,一家制药公司借助“互联网+中药品控溯源一体化”的管理平台,实现了从中药材种植、产品研发、生产到销售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在福建晋江,一家服装公司利用数字化转型,通过全品类、全流程贯通式生产方式,实现服装剪裁、制作、吊挂、分拣、整箱等全面智能化,一件衣服制造周期缩短至3个小时;在福建宁德,一家电池公司引入全智能制造系统和数字化的集成交付系统,应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技术,在三年内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5%,把能源消耗降低了10%。

“有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助力,实体经济就像搭上了飞速奔驰的列车。”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亚勤表示,数字化和智能化是助推实体经济变革的重要力量,应在汽车、交通、道路、家居等各种领域推进全方位的数字化进程,实现“端到端”的数字化。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装备制造业继续发挥着的重要作用。从国产C919大飞机的技术突破,到全球首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深海一号”的成功投用,再到中国天眼FAST核心阵试验样机的建设启动,装备制造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1.9个百分点,连续13个月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

“装备制造业要不断向信息化和工业化方向转型,以信息化为支撑,追求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融合,推动新技术更新迭代,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业内专家建议。

在追求智能化、高端化的同时,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之路也离不开“绿色动力”的驱动。据了解,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和最具竞争力的清洁能源产业链。2023年我国太阳能电池(光伏电池)产量5.4亿千瓦,增长超过50%,为绿色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面对未来,应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今天的中国制造,正在展露新模样、打开新空间、激荡新活力。“随着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更多中小企业走上了专精特新之路。”业内专家表示,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加速升级,出口结构持续改善,区域布局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稳健,彰显着阔步向前的坚实底气。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认真对待全球业务的企业必须重视中国市场”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