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美初创电动车企成长面临困境

2024-07-08 14:31:14    经济日报

近日,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菲斯克申请破产保护。数据显示,过去3年,菲斯克运营亏损14.59亿美元,净亏损为19.58亿美元。该公司曾希望通过外包汽车制造,成为“汽车行业的苹果公司”,但最终因各种问题走向破产。

2023年,菲斯克生产了上万辆电动汽车,但只交付了不到一半。今年1月,为促进销售,菲斯克放弃了类似特斯拉的直营直销模式,转向基于经销商的分销模式。该公司在美国与15个经销商签署了协议,并在欧洲建立了12个合作伙伴关系。尽管如此,菲斯克仍未能清理其多达5000辆汽车的库存。

菲斯克的困境,是美国初创电动车企发展的缩影。菲斯克方面表示,与电动汽车行业其他企业一样,公司一直面临着各种市场和宏观经济逆风。过去两年,受需求疲软、融资困难以及全球供应链挑战等因素影响,包括电动皮卡制造商洛兹敦汽车在内的美国多家车企,已在竞争激烈的电动汽车市场中倒下。

美国初创电动车企成长难的背后,是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停滞。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9.5%,较2022年仅提高了0.6个百分点。而2023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达到了18%,中国市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为31.6%。在新能源汽车需求放缓后,美国车企纷纷停止扩建电动汽车产能,例如,里维安汽车公司宣布暂停佐治亚州新工厂建设,特斯拉墨西哥工厂建设也一拖再拖。

事实上,美国电动汽车发展具备产学研一体化等创新优势,但如何将创新优势规模化商用,美国政府和企业想到的办法似乎不多。与此同时,美国政府一意孤行对国外新能源产品加征关税,破坏了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有调查数据显示,美国只有11%的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持乐观态度,有高达53%的消费者持悲观态度,认为只有少数人才会买电动汽车。

此外,美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也在劝退消费者。哈佛商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五分之一的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不能正常工作。全球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日前发布报告称,46%的美国电动汽车车主考虑重回燃油车阵营,原因包括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动汽车总体成本过高以及长途旅行受限等。

展望未来,美国初创电动车企发展道阻且长。有业内人士分析,菲斯克像重症病人一样,已经接受了数月的“生命维持”,其宣布破产并不令人惊讶。这不是第一个宣布破产的造车新势力,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前5月轻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8.7%
下一篇:数字经济产业生态日益丰富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