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IPO恢复审核!这家券商有新动态,还在全国"海选"总经理

胡飞军    2024-07-02 09:52:51    证券时报网

东莞证券在IPO路上走得依然坚决。

7月1日晚间,上市公司锦龙股份称,收到参股公司东莞证券通知,东莞证券已向深交所提交相应IPO更新申请文件等,深交所于近日受理了上述文件,东莞证券IPO已恢复审核。

在最新版的招股书中,东莞证券对上半年的业绩发布了预告,预计上半年受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减少,以及A股市场震荡等因素影响,投行和投资收益受到影响,导致业绩出现一定程度下滑。

此外,东莞证券此前官宣,在原总经理潘海标离任后,正在全国招聘总经理一职。

东莞证券IPO已恢复审核

7月1日晚间,上市公司锦龙股份称,收到参股公司东莞证券通知,东莞证券已向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交《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恢复审核的申请》及IPO更新申请文件。深圳证券交易所于近日受理了上述文件,东莞证券IPO已恢复审核。

回溯过往,今年3月31日,深交所官网公告称,东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因此东莞证券IPO审核处于中止状态。

这意味着,经过约3个月时间,东莞证券完成了相应的财务数据更新,因此得以恢复IPO审核。

资料显示,东莞证券成立于1988年6月22日,是东莞市属国有控股重点企业,也是全国首批承销保荐机构之一。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来看,东莞市国资委控制的三名国资股东合计持有东莞证券55.4%的股权。而民营资本杨志茂通过锦龙股份、新世纪科教分别持有40%及4.6%的股权,二者系一致行动人。

东莞证券此前IPO申请提交后,2022年2月,东莞证券首发过会但未获得证监会批文。此后随着A股发行注册制的全面铺开,东莞证券的IPO申请平移至深交所审核。2023年3月初,深交所正式受理东莞证券的首发申请,2024年3月31日起,东莞证券IPO审核因为财务数据更新进入中止状态,直至今日恢复审核。

东莞证券在6月29日提交的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此次发行的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补充公司资本金,以支持公司主营业务发展,提升公司服务实体经济质量与抗风险能力,保障公司稳健运营,并最终实现公司战略发展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在具体募集资金使用方向上,东莞证券透露,拟利用募集资金对现有另类投资子公司和私募基金子公司进行增资,以加强股权投资、科创板跟投、北交所跟投等业务,并择机设立公募基金子公司,进而提高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对于拟择机设立的公募基金子公司,东莞证券表示,将依托该公司投研团队和大湾区优势,为市场提供优质基金管理和资产管理服务。

上半年业绩或有所下滑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东莞证券在6月29日提交给深交所新版招股说明书中,对其上半年业绩进行了预测,与证券行业其他券商类似,受政策以及市场环境影响,上半年业绩都承受了一定压力。

今年一季度,东莞证券实现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下降16.9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5亿元,同比下降34.85%。

东莞证券解释,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变动的主要原因是:(1)2024年1—3月,受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减少影响,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2024年1—3月,受A股市场震荡影响,公司确认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对于今年上半年,东莞证券预计2024年1—6月营业总收入为9.74亿元至10.7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0.2%至下降0.7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亿元至3.16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下降19%至下降10.47%。

东莞证券解释,上半年营收和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变动的主要原因是:(1)2024年1—6月,受项目数量及募资规模减少影响,公司预计投资银行手续费净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2)2024年1—6月,受A股市场震荡影响,公司预计确认的投资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不过,东莞证券表示,上述2024年1—6月经营业绩预计仅为公司初步测算结果,未经会计师审计或审阅,预计数不代表公司最终可实现收入和净利润,亦不构成公司盈利预测。

对于东莞证券,除了民营股东锦龙股份在转让其40%的股权,东莞证券全国招聘总经理一事也颇受关注。

6月12日,东莞国资系统发布在国内招聘8名人才的公告,其中,就包含东莞证券总经理1人。今年5月,东莞证券原总经理潘海标离任,目前其总经理一职由该公司董事长陈照星代为履行职务。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哈中两国合作潜力巨大”
下一篇:广西首批低空无人机物流运输航线成功首飞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