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行业增量有望超2万亿元 智能网联汽车驶入快车道

匡继雄    2024-06-20 10:40:41    证券时报网

6月19日,智能网联汽车概念股继续拉升,雄帝科技、信息发展、华铭智能、华蓝集团和苏交科等个股涨停。

近日,关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利好政策频出。

6月4日,工信部等四部门公布首批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6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表示,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

早前,武汉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车路云”一体化重大示范项目获武汉市发改委批准,备案金额约170亿元。

民生证券表示,随着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及“车路云一体化”试点不断扩大、行业标准不断清晰化、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以及渗透率的提升,将会带来整体的投资性机会。

ETAS数据显示,到2027年,预计全球智能网联汽车数量将从2023年的1.92亿辆增加到3.67亿辆,其在新车销量中的份额占比将从2023年的52%上升到2028年的80%。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

建设进入快车道

智能网联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

近年来,我国陆续印发了规范、引导、规划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政策,智能网联汽车体系逐步完善。

2024年1月,工信部等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的通知》提出,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等试点内容。

5月,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等各专业领域单位,共同编制了《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规模建设与应用参考指南(1.0 版)》,进一步支持各地“车路云一体化”建设。

随着政策的驱动以及标准体系的完善,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建设也进入快车道。

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协会等组织发布《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报告,在中性预期情景下,预计203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值增量为20266亿元。

机构扎堆看好12只

智能网联汽车概念股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智能网联汽车概念股中,赛力斯、虹软科技、中科创达等12股获10家以上机构评级且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有望超30%。其中,中科创达、德赛西威机构关注度最高。

中科创达获29家机构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达41.27%。公司智能汽车产品和方案与全球车厂广泛合作。

民生证券表示,随着中科创达创新开发技术不断积累沉淀,同芯片厂商的密切合作以及整车操作系统的持续创新和优化,公司智能汽车相关产品的壁垒将逐步提高。

从机构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来看,中小市值股中,虹软科技获13家机构一致预测今年净利润增速达58.29%。公司提供高度智能化的L2+级别辅助驾驶功能,包括关键的自动紧急制动、车道保持辅助等重要功能。公司在2024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0.34亿元,同比增长21.21%。

中信建投证券表示,虹软科技投入已久的智能汽车业务逐季进入定点出货期,相关业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机构资金净流入3股

据数据宝统计,截至6月19日,上述获机构扎堆看好的12只智能网联汽车概念股中,赛力斯、银轮股份、广汽集团3股6月以来均获机构资金净流入,其中赛力斯获机构资金净流入达7.78亿元。

赛力斯旗下赛力斯品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已获得欧盟认证,并实现了向德国市场批量出口,2024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2亿元,同比扭亏。公司股价在去年大涨超90%的基础上,年内累计涨幅达31.36%。

华安证券表示,赛力斯自有品牌和海外业务尚在蓄力阶段,后续有望开启新增长。规模效应与产品结构优化,公司利润率得到提升。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跟着D909次列车去香港
下一篇:三只新发ETF获“国家队”认购 非宽基产品亦能吸引耐心资本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