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增量资金入场 可转债市场升温

连润     2024-06-12 09:35:16    中国证券报

6月11日,中证转债指数由跌转涨,可转债市场升温。专家表示,当前可转债估值较高,短期或存在震荡调整压力。中长期看,权益市场情绪逐渐修复,房地产政策不断出台,可转债市场在权益带动下仍有向上空间,结构性行情将延续。

未来修复空间较大

6月11日,中证转债指数走势颇为曲折,在临近收盘之际,该指数翻红。Wind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累计上涨0.14%。

事实上,资金青睐下,5月以来,可转债市场走出了独立行情。拉长时间看,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表现优于权益市场。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11日,万得全A指数今年以来累计跌5.19%,而中证转债指数累计涨幅为1.75%。

专家认为,当前可转债估值较高,短期或存在震荡调整压力,中长期看,可转债未来修复空间仍较大。

华西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刘郁表示,考虑到债市“资产荒”格局下,转债品种依然占据一定收益优势。天风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孙彬彬表示,中长期来看,权益市场情绪逐渐修复,房地产政策不断出台,转债市场在权益带动下或仍有向上空间,同时“资产荒”背景下,转债仍呈现供弱需强的格局。

展望下阶段转债市场行情,光大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张旭表示,当前,转债市场处于震荡阶段,行业轮动较快,结构性行情仍将延续。需要关注转债市场的资金流向,特别是“固收+”基金和保险资金对转债资产和纯债资产的配置选择。可关注现金流明显好转、企业盈利拐点即将到来的行业;海外需求持续向好,海外订单确定性较高的转债可以继续关注。

成交额维持高位

近期,转债市场颇为火热,成交额持续扩大。

Wind数据显示,5月28日,转债市场的总成交额为817.70亿元;5月31日,转债市场的总成交额为1061.23亿元,突破1000亿元,为2022年9月以来首次;6月3日,中证转债指数总成交额再次升高,为1140.33亿元,创下今年以来单日总成交额新高。尽管此后成交额略有下降,但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

东方金诚研发部副总经理曹源源表示,5月以来,转债市场成交日益活跃,主要原因在于经过年初深度调整后,转债市场在春节后开始跟随权益市场震荡上行,市场信心逐渐改善,尤其是在信用债利差不断压缩,转债债性优势凸显,转债较权益表现出更低波动情形下,转债市场的赚钱效应开始显现,推动5月增量资金入场。

刘郁认为,英力转债等品种交易活跃是驱动本次成交额放量的主要原因,常规品种的流动性同样迎来明显改善。

综合来看,流动性优势、市场避险情绪、估值吸引力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可转债交易火爆。一方面,可转债是“T+0”交易,流动性优势吸引了大量资金;另一方面,政策利好推动相关行业的可转债受到市场青睐;此外,经过市场调整后,部分可转债的估值处于较低水平,迎来资金回补。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驾千余里,新能源车主心里更有底
下一篇:如何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