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广东茂名推动产业结构转型——

“南方油城”绿色蝶变

张建军    2024-06-11 16:48:29    经济日报

日前,总投资约34.65亿元的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万吨级碳纤维项目在广东省茂名市正式动工。作为茂名零碳产业园下游产业链的关键一环,该项目将建设以碳纤维为核心的新材料产业,开辟广东茂名新材料产业的新赛道。

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三大区域交会处的广东茂名,被称为“南方油城”,石油化工产业是当地经济的基本盘。但同时,石油化工产业“一家独大”也带来了产业结构单一、城市规划欠缺等问题。近年来,茂名市对传统石油化工产业进行节能降碳改造,提出聚焦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三大战略性主导产业。

为此,茂名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性文件,并提出依托茂名石化基地加快提升原油炼化水平,重点发展碳系列基础原料深加工、高端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持续提高绿色石化储运能力,加快建设储油储气、管道运输、码头运输等基础设施。

当前,茂名正在滨海新区规划建设约101平方公里的零碳产业园。零碳产业园以绿色化工与氢能为产业核心,以高温气冷堆为能源核心,致力于实现能源绿色化转型和产业低碳化发展,将零碳产业园打造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产业聚集区和全国化工示范园区。依托零碳产业园建链,茂名正以东华能源、中核绿能、原油制化学品项目“三位一体”,构建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产业集群。

东华能源(茂名)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铭祥说:“我们将利用烯烃产业重新洗牌的机会,在茂名打造烯烃基地,发展新材料和氢能产业。”

依滨海新区正在建设的吉达港区而建,东华能源(茂名)烷烃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位于绿色化工和氢能产业园内,主要产品加工路线是利用东华能源进口的丙烷资源,采用丙烷脱氢(PDH)技术路线获得丙烯和氢气,再进一步加工得到聚丙烯(PP)。项目以“丙烷—丙烯—聚丙烯”产业链为主线,发展以聚丙烯、碳纤维、复合材料为核心的特性新材料产业,致力于打造全球最大的聚丙烯基地。

记者了解到,丙烯等材料用途广泛,可应用于医药用具、可降解材料、生活用建材管材等领域;同时,项目还利用丙烯、液氨等原料,发展“丙烯腈—聚丙烯腈—碳纤维—航空材料、车辆轻量化材料、新型建材、特性材料、汽车轻量化新型材料”产业链,促进新材料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今年4月,茂名市政府与科元控股集团控股子公司宁波长鸿高分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丙烯酸产业园项目投资协议签约仪式。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茂名滨海新区零碳产业园共同建设丙烯酸产业园项目。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115亿元,将采用行业领先的“丙烷直接氧化制丙烯酸”技术,构建从原料丙烷到卫生材料、涂料等终端产品的产业链。

“我们把项目落户茂名,就是看中了这里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政府对项目的重视。”科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金小龙表示,港口是化工产业布局的重要条件,茂名港是珠三角地区港口群中进口石油、天然气接卸中转储运系统的主要港口,也是国家四大进口原油接卸港之一。

当前,与绿色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项目配套的茂名港吉达港区、博贺新港区正在加快建设。根据规划,茂名港吉达港区建成后吞吐量可达0.4亿吨,加上正在有序推进的茂名港博贺新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预计总吞吐量可达2.2亿吨,能有效缓解茂名地区原油接卸能力不足问题,进一步降低茂名港腹地企业原油运输成本,吸引和集聚大型石油化工企业落户。

从初级的原油逐步发展成精细化工、高端材料等产业,茂名正在大力提高石化产业附加值。如今,绿色石化产业集群以及高端现代化产业基地正在崛起,助推茂名加快实现绿色蝶变。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自驾千余里,新能源车主心里更有底
下一篇:拓展跨境电商出口 推进海外仓建设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