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企业赴港上市热情高 内地公司是主力军

程丹    2024-06-07 11:31:03    证券时报

在A股从严审核IPO的背景下,内地企业寻求赴港上市数量持续增加。据统计,截至5月底,港交所已有21家企业上市,超百家企业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内地企业是主力军,其中,毛戈平、老铺黄金等多家企业从A股转战港股。

安永大中华区上市服务主管何兆烽认为,选择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既有多年来一直筹划赴港上市的,又有因A股IPO收紧后转向香港的,也有从自身业务出发,在政策支持境外上市的利好下決定在香港上市的。港股上市制度具有吸引力,预计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赴港上市。

企业积极赴港上市

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港交所已有21家企业上市,首发募资额约为96亿港元。同时,抛去没有进展、被发回的项目,超百家公司的上市申请在进行中,其中,内地企业是主力军。

分行业来看,在港交所已提交上市申请的企业里,生物科技领域的企业数量较多,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消费领域的企业也较为活跃。既有沪上阿姨、毛戈平等新消费领域的企业,也有地平线、云知声、英矽智能等独角兽公司。

企业赴港上市为何回暖?这主要和制度环境的不断完善、A股IPO收紧以及企业融资的迫切程度有关。何兆烽认为,政策面利好促使更多内地企业考虑登陆香港资本市场。

2023年3月31日,《境内企业境外发行证券和上市管理试行办法》及配套指引文件实施,境内企业境外上市正式转向备案制。去年下半年以来,备案审查与通过明显提速,备案工作日趋常态化、有效化、清晰化,并与境外监管流程实现顺利衔接。今年4月,证监会发布了五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企业赴港上市。《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高水平发展的十六项措施》中也明确,落实好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更好支持科技型企业境外上市融资发展。截至6月1日,今年共有87家境内企业通过证监会备案,其中,赴港上市企业33家、赴美上市企业43家、申请“全流通”企业11家。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赴境外上市是境内企业国际化、规范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企业利用外资发展,优化公司现代化治理水平,更好融入全球经济。一系列支持、便利企业境外上市政策措施的出台,明确了监管方向,完善了制度体系,增强了企业境外上市的透明度和可预期性。

企业从A股转战港股

在今年上市和港股IPO排队序列的企业中不乏“A转H”的情况。如毛戈平,今年年初刚刚撤回A股上市,4月初转道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又如华昊中天,该公司主营业务为开发肿瘤创新药。2022年该公司IPO获得科创板受理,经历了两轮问询,2023年5月该公司撤回上市材料,今年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

为促进投融资两端的动态平衡,2023年8月,证监会宣布阶段性收紧IPO,加大了对IPO的审核力度。同时,上市标准提高,A股IPO上市节奏放缓。

一些不再符合A股上市标准,或等不及在A股上市的企业转战港股。一家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企业上市融资的需求始终存在,许多公司依然需要通过上市融资来投入技术研发、再生产扩大市场份额等,同时,此前投资数年的一级市场也有相应的退出需求,在A股新股发行节奏不明朗的前提下,企业选择到香港上市,也反映了这些公司上市的急迫感。

相对而言,港股对于企业上市的要求更为宽松。为吸引生物医疗企业赴港上市,2018年,港交所推出了上市规则18A章,允许未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在港交所上市。2023年3月,港交所进一步推出上市规则18C章,为满足一定市值要求,同时尚未商业化或处于商业化早期的五大特专科技类公司提供上市融资的机会。为中小企业提供上市融资服务的GEM(创业板)改革也于今年正式生效。这一改革包括推出新的“简化转板机制”、新设GEM上市的“市值/收益/研发测试”、缩短控股股东上市禁售期、取消强制季度汇报规定。

赴港上市数量或保持高位

何兆烽表示,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筹划赴港上市的内地企业数量明显增多,许多内地企业在3、4月份正式启动赴港上市工作,可以预期6月至8月递交上市申请的企业数量会大增。

在IPO从严监管的背景下,一些券商也逐步开始布局香港业务。中信建投非银金融研究团队表示,随着监管进一步推动投资端改革,加强布局海外、转型综合财富管理服务等成为许多券商布局方向。

德勤中国资本市场服务部华南区主管合伙人吕志宏预计,2024年将有80只新股在港股上市,融资总额约为1000亿港元,来自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这类具有潜力的领域将是上市主力。

支持企业境外上市是大势所趋,新“国九条”明确,坚持统筹资本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和安全。拓展优化资本市场跨境互联互通机制。拓宽企业境外上市融资渠道,提升境外上市备案管理质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表示,预计企业境外上市备案将进一步提速,上市通道将进一步扩增,赴港上市将更加便利,上市流程将进一步规范,涉及的企业类型以及上市模式也将更加多元化。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云”上约农机 夏收更高效
下一篇:广西:挺进“深蓝”,筑牢“蓝色粮仓”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