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三大指标同步增长 一季度我国造船业延续高景气

朱听武    2024-05-22 17:18:00    证券时报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消息,今年1—3月,我国造船完工量123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7%;手持订单量1540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4.5%;新接订单量241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9%。以载重吨来计算,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指标分别占到了全球总量的53.8%、56.7%。新接订单量占据全球总量的近七成,达到69.6%。

从省市分布来看,江苏省、上海市、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5个省市的造船完工量总数占到全国总数的90.1%。其中,造船大省江苏一季度造船完工量占到全国的50.1%,拿下了全球超过30%的订单,船舶的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也越来越高。

5月7日,全球重箱装载量最大集装箱船“中远川崎397”轮出海试航。该集装箱船融合了最新技术成果及智能化手段,具有安全、节能、环保、载箱量大、智能化程度高等技术优势,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季度,我国船舶出口金额99.2亿美元。排名来看,一季度我国分别有6家、5家、6家企业进入全球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的前10强。另外,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7.4%,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1.2%,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57%。

2024年CCI将保持在

较高水平波动

5月13日,韩国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2023年,在韩国、中国、日本、欧盟四大造船国家和地区中,中国造船业以90.6分的综合竞争力评分超越韩国,位列全球榜首。韩国的综合竞争力评分为88.9分,日本为83.1分,欧盟为71.4分。截至2023年,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已连续14年位居世界第一。

2023年中国造船产能利用监测指数(CCI)894点,与2022年相比提高130点,同比增长17.0%。同时,也创出11年来新高。从全年来看,CCI呈现逐季增长的态势。

今年4月29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与卡塔尔能源公司举行18艘全球最大27.1万立方米超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建造项目签约仪式。中国船舶创下全球最大单笔造船订单纪录。

另外,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中国重工子公司大连船推成功签订了10船套24000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螺旋桨购销合同,合同总金额超亿元,打破该箱位船螺旋桨长期被国外螺旋桨厂商垄断的局面。

航空母舰、LNG运输船和大型邮轮,世界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已成功被我国接连摘取。

造船行业景气度高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数据,行业整体生产保障系数已经超3.5年。从产能利用率角度看,造船企业多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整个造船行业正处在高景气度区间。

中国船舶近日在互动平台上表示,根据克拉克森数据统计,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累计成交新船订单353艘,达2730.9万载重吨,新船成交同比增加10.9%。公司目前订单排期已至2027年、2028年。

中船防务也透露,公司当前手持造船订单饱满,交船期最远已排至2027年,未来将持续通过优化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规划、压缩关键节点周期、提升船坞使用效率及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等方式,进一步释放产能。

江龙船艇2023年年报显示,2023年新签订单26.1亿元,较2022年增长128.75%,公司在手订单26.49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120.93%,公司2023年新签订单及2023年年底在手订单均创历史新高。

行业开启“红利三重奏”

造船业周期性特征明显,以中国船舶为例,2004年之后,中国船舶扣非净利润先经历4年增长,2008年达到41.17亿元的历史高点,此后整体回落。公司于2023年第四季度实现转机,扣非净利润转正,并连续保持两个季度。2023年及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船舶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较大幅度增长。

中国重工一季度净利润1.35亿元,同比增长103.63%。报告期内,公司完工交付的船舶产品显著增加,营业收入同比增加,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对于造船业的复苏,二级市场已先知先觉。板块个股自2023年10月低点以来平均最大涨幅超50%,其中中国船舶最大涨幅超60%,中科海讯、海兰信均涨超70%。

国投证券郭倩倩认为,本轮船舶大周期显性驱动主要为“绿色动力”加速下的朱格拉周期,当前正处于周期早期“量价齐升”阶段,看好2024年头部船企将兑现“红利三重奏”,即产能红利、价格红利、盈利红利。

国海证券也表示,2022年三季度以来,造船钢板价格呈下降趋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处于高位,新造船价则因产能紧张而持续上涨,利好船厂未来业绩。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深圳实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