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多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通过开展第二批试点工作,探索不同区域条件下数字乡村发展路径和方法。
数字乡村建设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但数字乡村建设也面临着诸多难题:数字基础设施薄弱、资金不足导致难以做优、人口老龄化带来推广困难等。要破解这些难题,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和跨层级联动机制,做好数字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整合用好相关支持政策和现有资源等,都尤为重要。
以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为切入点,从而带动数字乡村整体发展,实为有序有效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的一条路径。乡村的情况千差万别,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的数字化基础也各不相同,只有以场景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才能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最终实现由点带线、由线及面的全面发展。
针对需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地处重庆市武陵山区的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针对受地域条件限制农村路、网等基础设施差,存在网购“最后一公里”的“堵点”,通过整修网络和道路,让网络畅通、物流进村,促进网上消费。根据场景需求来解决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可以避免“大水漫灌”式投入,能够用较少的资金迅速见到成效,从而解决难题、促进发展。这就需要各地善于挖掘不同的场景,围绕场景有针对性地解决基础设施短板,在完善各种场景中把数字乡村持续做深做透。
以产业项目为重点方向。很多地方把农业产业项目的数字化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重点,这是场景拓展的优选方向。产业需要数字化的赋能。而数字化的应用又能提升在其中工作的村民的数字化素养,这有利于解决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数字化推广难问题。围绕产业项目拓展数字化场景,不能为数字化而数字化,而是数字化真正能为产业赋能,才能推动产业和数字化深度融合,带动数字乡村的进一步发展。
善于借助市场力量。青岛崂山区王哥庄街道具备面食、茶叶、渔业、矿泉水以及旅游、民宿等资源,但资源分散,难以握指成拳。通过引入第三方数字化企业,与34个村共建共富公司,用数字化串起众多特色产业。缺钱、缺运营经验,通常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实际困难,而运用好自己的特色资源,发挥好市场作用,这两个难题都能迎刃而解。这既需要当地科学认识自己特有资源的价值,运用好市场机制,还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市场与资源密切绑定,实现多方共赢,才能让这种市场合作持久健康发展。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最核心的目标是通过数字化赋能,让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从而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此,在拓展场景时,必须立足本地发展实际,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模式做法,不能搞“一刀切”,更要杜绝“形象工程”。只有久久为功,才能有力有序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责编:汪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