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出版社主管 人民周刊杂志社主办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经济 > 正文

货币政策打出“组合拳” 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黄益平    2024-03-04 11:01:27    中国证券报

2023年下半年以来,国内外形势复杂严峻,为推动国民经济持续恢复向好,货币政策更多采取“组合拳”的打法,量价有效结合,总量和结构功能持续发挥。    

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兼顾多重目标,在多种“两难”中求“两全”。既要有效扩大内需,也要谨慎防范风险。当前经济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社会预期偏弱的挑战,货币政策一方面要支持稳增长和扩内需,激发经济活力,另一方面要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防止过度刺激引发新的风险。同时也要关注房地产、地方债等重点领域风险,稳定预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既要促进国内发展,也要兼顾内外均衡。我国作为大型发展中经济体,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降息降准等系列举措的实施,立足于持续巩固国内经济复苏势头。同时,作为开放型经济体,我国货币政策也要兼顾外部均衡,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不断推动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既要降低融资成本,也要稳定银行息差。近年来,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行,有力支持了宏观经济恢复向好,但同时我国银行业净息差也已降至1.6%-1.7%的历史最低水平。存款负债成本降低、央行资金支持、利率价格体系完善等,有效打开了融资成本下行空间,银行兼顾实现了融资成本下行和保持合理利润的目标。    

货币政策“组合拳”迭出,积极应对各种内外部挑战。多措并举促进2023年下半年经济恢复向好。政策频频出招,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公开市场连续增量操作,充分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降准0.25个百分点释放中长期流动性,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2023年8月逆回购和MLF利率分别下调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带动1年期LPR下行0.1个百分点,推动融资成本继续下降。特别是房地产金融政策持续优化,引导商业银行有序降低存量首套房贷利率,惠及超过1.5亿居民,重启5000亿元PSL支持“三大工程”建设,积极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2024年开年发力支持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开年降准0.5个百分点,一次性为银行释放约1万亿元中长期低成本资金;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0.25个百分点,促进降低银行资金成本;5年期以上LPR下行25个基点,刷新历史单次最大降幅。今年以来既有流动性的充足投放,又有利率水平的大幅下调,量价措施并举,政策组合发力,为巩固经济回升态势打下了坚实的金融基础,增强了市场信心。综合施策应对汇率挑战。2023年以来,受海外央行加息、中美战略博弈,地缘政治冲突等多重因素影响,人民币汇率持续存在贬值压力,为实现汇率基本稳定,货币政策既通过“说”引导预期,如官媒和权威人士适时发声,也通过“做”调节供求,如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等。总体来看,人民币承受住了来自外部的各种压力,对一篮子货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      

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在权衡多重目标中把握好平衡。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金融总量稳、成本降,助力经济供需两端边际改善。2023年末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贷款增速维持9%-10%左右的高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88%,同比下降0.29个百分点,持续创有统计以来新低。在金融有力支持下,实体经济供给端工业生产稳步回升,服务业增长较快,需求端消费持续恢复,投资规模扩大,进出口保持韧性。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协调推进。既实现了合理增长,也推动了结构优化。2023年GDP增长5.2%,完成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在各种压力下实现平稳收官并保持恢复势头,实属不易。与此同时,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效果持续显现,普惠、绿色、科创等领域信贷增速连续多年维持在20%以上,在房地产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重大转变的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壮大。银行兼顾自身发展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增强。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面临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净息差收窄等挑战,仍然保持了稳健发展,资产质量总体较好,也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未来可持续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

(责编:汪翠萍)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
下一篇: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正加速落地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