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

任南琪    2023-12-01 14:43:00    人民日报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采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技术,深入挖掘、融合应用生态环境数据,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管理信息化体系,全面提升环境治理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推动形成绿色智慧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数字技术创新生态治理路径和模式,为人民群众提供系统化的环境服务。生态环境的不可分割性及其关联要素的多元性,决定了生态环境治理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通过高效的数据汇聚和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等先进技术,可以有效提升环境治理所必需的统揽全局能力、顶层设计能力、监测感知能力、预警预报能力、智慧决策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为生态治理全系统全流程提供智慧支撑,为人民群众提供系统化的环境服务。以城市水系统为例,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水系统面临城市水安全风险、水生态破坏、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挑战,特别是城市内涝的系统治理等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通过建立基于AI+大数据的城市水环境智慧管控系统,联动城市厂—站—网—河体系,通盘考虑城市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可以实现对地表水、污水、生态用水、自然降水、地下水等统筹管理、综合保护与系统利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数字技术促进发展方式绿色升级,帮助企业推进绿色转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推动污染防治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控制。一方面,数字技术有助于节能减排。通过采集、加工、处理生产数据,数字技术可以对生产全链条进行实时监测,并能根据需求变化精准调控生产管理方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为企业提供信息共享平台,降低企业研发创新的不确定性,支持企业从事创新活动,提升企业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碳排放量与污染物排放量。生产运营数字化已经成为企业重要的减碳着力点,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减碳贡献占比将逐年提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数字技术推动环境领域科学范式变革,为人民群众提供更智能的生活空间。环境学是以生物、化学、物理、材料等学科知识体系为基础,通过实践经验反哺理论体系所形成的一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数字技术成为连接多学科知识的纽带,可以弥补原有知识体系的缺口,推动生态文明领域多学科知识发生融合聚变的“化学反应”。利用AI+大数据可以有效挖掘实践过程中的复杂非线性映射关系,通过知识嵌入、知识学习,实现实践经验到科学理论的升华。我国一些城市洪涝灾害易发多发,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生产生活造成威胁。按照多学科系统思维,以我国多年城市排水建设经验为基础,可以构建社会水循环与自然水循环统筹管控系统,发挥自然系统渗、滞、蓄、净与人工强化功能作用,让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与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更好的弹性与韧性,在提升城市安全水平的同时助力人民群众建设更高品质、更智能的生活空间。

数字化赋能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数字化、智能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新路径。我们要拥抱数字技术,不断开展科技攻关,拓展数字化应用,持续为生态环境改善和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注入新动能,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美好更健康的生活。

(作者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数字赋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