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对中华文明的产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中华民族的先民利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创造出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发掘长江文化的时代价值,将长江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场景相融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长江等大江大河深刻影响了中国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持续地将中华农耕文明推进到人类社会的极高水准。黄河流域的麦(粟)作文化、长江流域的稻作文化形成不同的文化形态。
发达完备的稻作经济结构,为人口繁衍和文化传承提供重要支撑。目前,全国考古发现多处8000年前的水稻农业遗址。其中,除了广东的牛栏洞遗址和河南的贾湖遗址以外,其余遗址都位于长江流域。水稻种植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农业革命”,它让人们有能力获得相对稳定和丰富的生活资料。经历数千年驯化,易于采收、颗粒饱满的水稻,最终成为中华民族的主粮之一,为人口繁衍生息提供了坚实食物支撑。
据考证,西汉平帝时中国人口已达5900多万。乾隆初年,人口达到1亿,乾隆末年增长到3亿。人口增加固然有多方面原因,其中粮食供养能力是一大关键因素。长江流域水稻的供养能力,很大程度上也弥补了黄河流域小米和小麦对人口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为了把长江流域的粮食运到黄河流域,中华民族开凿了连通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贯通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成为沟通南北的经济大动脉。绵延千年的大运河同样深刻影响了古代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
长江流域先民丰富的生产活动和文化创造,积累了大量文物、遗迹、遗址资源,造就了长江流域独特的自然文化景观。例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江西崇义上堡梯田等展现着古老农耕文化。2006年我国公布的第一批10大类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长江流域有关的超过半数,如蜀锦、昆曲、南京云锦、安徽宣纸等,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传统村落、世界遗产,还包括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工业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还有长江流域的近现代革命遗迹旧址资源等,构成了规模巨大、类型丰富的长江文化宝库。
长江文化具有开放包容的独特品质。长江通江达海、联通天下,自古就是一条开放包容的大河。长江流域水稻种植技术向外传播,影响亚洲文明的发展格局。长江与“海上丝路”连接,一直是瓷器之路、万里茶道的重要生产集散之地。四川邛窑、湖南长沙铜官窑、江西吉州窑、景德镇御窑厂等也利用长江走向世界,让长江发展成为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近代以来,长江促进了中西文化汇聚和交流互鉴,如近代洋务运动等都与长江的运输和文化沟通功能相关。
新时代的长江文化展现着新气象新风貌,特别是在生态文明建设中,长江文化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原则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国土空间管控、负面清单管理等,持续开展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工程,长江生态系统不断得到保护修复,“一江碧水向东流”美景重现。长江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持续加强。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21年起实施长江保护法,2021年底正式启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2023年出台《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等。2022年,长江流域国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到98.1%,比2015年上升16.3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连续3年保持Ⅱ类水质,“微笑天使”江豚数量增加,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正在去除沉疴、焕发活力。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进一步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一批具有自然山水特色和历史人文内涵的滨江城市、小城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长江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宝贵资源。我们要做好长江文化保护传承弘扬工作,将长江的历史文化、山水文化与城乡发展相融合。借助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将长江流域的文化遗产、历史遗迹、非遗活动、传统农业景观、商业体验场所、旅游景区等进行整合,为人们提供文化、游憩、审美以及教育等价值体验,真正让人们了解中华民族是不懈奋斗进取的民族、中华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文化,不断增强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
(作者为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
(责编:李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