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以兼容并蓄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汤继强    2023-10-20 15:36:17    人民日报

四川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如今,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从人文经济学的视角总结梳理成都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经验和启示,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中华民族的先民在成都创造了灿烂的古蜀文明、形成了悠久的历史文化,为中华文明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上,成都经济也很发达,在西汉时期就集聚了大量人口,在唐代工商业繁华、有“扬一益二”之说,在北宋时期诞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成都充分认识历史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坚持在保护中建设、在传承中发展。新时代以来,成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考察调研时提出的“突出公园城市特点”的重要讲话精神,注重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加快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今天的成都从“古大都会”发展成为现代化城市,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在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的探索中,坚持历史文化赓续传承与城市创新发展的内在统一,将历史文化包容性、多样性与现代化要素有机结合,既保持自身特色又兼容并蓄,为推动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注入深厚力量。

充分发挥文化在激发城市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2018年,成都提出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目标,努力高水平建设文创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高标准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着力提升成都文化全球影响力。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支持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成都在推进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着力以文兴业,推动文化创意产业规模实现跃升,2022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261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0.9%,2023年在全球科技集群排名中居第二十四位;着力以文润城,推动东安湖体育公园、天府艺术公园、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城市音乐厅等一批功能地标落成,成为城市文化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着力以文惠民,建成博物馆180多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0多家、居全国第一,各类书店3600多家、居全国第一,不断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着力以文互鉴,成功举办第三十一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二十二届全体大会、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都国际美食节、金熊猫奖等重要活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全球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平台;着力以文聚才,提出“把城市C位留给年轻人”“成都成就梦想”等口号,目前已经聚集各类人才超过620万。成都在世界文化名城建设中,注重发挥文化在激发城市活力、潜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不断提升城市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的同时促进文化进步,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促进科技与人文交相辉映、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大势所趋,也是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必须依靠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实现动力变革和动能转换。”近年来,成都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文旅融合发展场景,比如“夜游锦江”项目综合运用视听、光影等技术,实现“数字文化+硬核科技+未来街区”的巧妙融合,让人们能够沉浸式体验古蜀文明;形成了新的网红打卡空间,比如成都高新区的芙蓉岛公园按照可进入、可感知、可参与的理念,打造生态、艺术、科技于一体的“漂浮公园”;形成了“数字文化+”新业态,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打造云展览、云阅读、云视听、云直播等云端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演艺、文化遗产旅游、博物馆书店旅游、研学旅游、主题公园等新型业态。人文与科技深度融合,催生出新场景、新空间、新产品、新业态等,有力提升文化科技创新能力,有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更好更快发展,在更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打造宜业宜居城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也要看到,成都的文化创意、赛事、音乐等产业规模和集聚度有待进一步扩大,龙头企业数量和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国际化和市场化程度仍需提升。面向未来,继续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深化人文经济学理论研究。鼓励本地高校与国内其他知名高校联合开展人文经济学交叉学科建设和人文经济学理论研究,推动相关部门与智库机构联合开展人文经济发展实践调研和课题研究,为人文经济学创新发展提供学理支持。二是传承历史文脉、创新时代表达。加大对文物和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创新推进川剧、蜀锦、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和现代表达,让优秀历史文化焕发时代魅力;广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攀城市文明“新高峰”。三是在建设世界文化名城中锻长板、补短板。强化产业融合和区域协同,通过引进和培育专业机构、链主企业等做大产业规模,通过引进举办国际组织认证的大型活动、打造“国字号”活动聚集地等提升赛事活动能级,持续擦亮城市品牌。四是进一步为城市发展注入文化力量。充分挖掘成都历史文化底蕴,持续推动文化、经济、科技深度融合,大力推动并鼓励社会多元主体投入人文城市建设。比如,可加大历史文化场馆向公众开放的力度,加大“博物馆日”“读书日”等人文活动的宣传力度,鼓励举办音乐会、文化沙龙、读书分享等多样化的文化体验活动,增加数字文化产品供给,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等等,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作者为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授)

(责编:李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不断实现人民幸福安康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