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把英雄群像树成丰碑

——访“百面战旗红”创作组成员信儒

本刊记者 何娟    2023-10-08 19:38:51    《人民周刊》

“上帝,屠杀持续了整个夜晚!”抗美援朝战场上,一位美军战俘这样记录鹤谷里阻击战。历经20多个小时的激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117师349团歼灭了3倍于己的敌人,获“甲等功臣团”荣誉称号。

信儒、初见、叶征为“甲等功臣团”战旗故事组稿,写败北的敌军“如沙丁鱼般拥挤、局促而疯狂”,写志愿军“如同割韭菜般将敌人成片撂倒”,写美国坦克被“烧成了锅巴”……创作组用鲜活的战争场面,带我们直面鲜血淋漓的现实。字字泣血的笔触,染红了一面面战旗。作者之一信儒近期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用讲述重返炮火硝烟中的朝鲜鹤谷里,挖掘字里行间的豪情,缅怀中国人民志愿军英雄群体。

记者:为什么参加《百面战旗红》创作组?为“甲等功臣团”这面战旗撰稿,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信儒: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已经70年了,但在全世界范围内,真正了解这场战争的人并不多。美方一直在粉饰朝鲜战争的失败,歪曲、抹黑中国人民和志愿军保家卫国的正义行为。我们作为胜利方,含蓄内敛的中国传统早前也并不提倡宣扬,导致有些人不够了解这场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深远意义。

这就是我们要大书特书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理由,也是我参与撰写“甲等功臣团”战斗故事的初始动因。虽然我不是专业作家,也不是专业研究人员,但我有一颗正义之心,有书写最可爱志愿军战士的热情,也有一定的创作能力,所以我要为抗美援朝战争史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为“甲等功臣团”书写英雄群像,宣传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不仅可以为中国军人赢得威严,更能为中国人民获得自信,让境外敌对势力不敢贸然来犯。

记者:参与创作志愿军战旗故事,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横城反击战的哪些故事细节让您印象深刻?“甲等功臣团”有哪些突出特质?

信儒:我最直观的感受是,魏巍老前辈将志愿军战士称作“最可爱的人”,的确恰如其分。在鹤谷里阻击战中,志愿军的三大特质让人印象深刻。

首先,接受任务不讲代价。在横城反击战的胜利过程中,志愿军39军117师349团在上有飞机轰炸、下有敌军阻击的情况下,冒着极寒一夜翻山突进38公里,与3倍之敌进行殊死搏斗,不惜一切代价,完成作战任务。

其次,领导干部身先士卒。师长张竭诚乘坐的吉普车曾遭美军巡逻队伏击,副师长彭金高和司机当即受伤。张竭诚临危不乱,亲自上阵杀敌,化险为夷。

最后,强将手下无弱兵。阻击战斗中,肖子云雪地滑坡奋勇杀敌、王奉生浴血奋战舍生取义、傅连增以身犯险炸坦克……面对3倍于己之敌,志愿军一往无前,每一个士兵都是一座丰碑。

记者:为“甲等功臣团”著书立传,对今天的读者有什么启示和作用?

信儒: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女孩,必须还原本来面目。如果任由真相被掩盖、史实被曲解,对不起万千志愿军英烈。

70多年过去了,抗美援朝士兵纷纷老去、故去,他们的峥嵘岁月,穿过漫长的时光才走入公众的视野。老兵的现状引人关切,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打败美军的英雄故事,也愈发吸引当代年轻人关注。

“有排头就站,有第一就争,有红旗就扛,有先进就学!”“甲等功臣团”的口号流传至今,必将激励后人勇于突破、砥砺前行。

(《人民周刊》2023年第15期)

(责编:张若涵)

相关热词搜索:《人民周刊》2023年第15期

上一篇:用生命奏出的“英雄交响曲”
下一篇:精兵纵入开“坚锁”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