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3年是抗美援朝战争停战70周年。1953年7月27日,在世界瞩目下,中美朝在板门店签署了停战协议,结束了一场残酷的大规模现代化战争。朝鲜战争的结束,标志着“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为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本栏目将连续推出有关抗美援朝内容的战旗,以弘扬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打击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侵略过程中表现的大无畏精神,彰显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志气。本期为《百面战旗红》第27篇文章,执笔人为樊玉莲、叶征。
荣誉战旗名称:“屡战屡胜”特等功臣二级英雄连
授旗时间:1954年1月
授旗时单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8军113师337团1营3连
授旗领导机关: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
授旗前后主要战斗序列沿革:诞生于1928年7月平江起义,前身为红5军13师特务连侦察排;1928年10月,改编为红13师特务大队侦察队;1933年6月,原红5军改编为红3军团4师,该连改编为红4师侦察队;1935年9月,改编为陕甘支队2纵队侦察队;1935年11月,改编为红1军团4师侦察连;1937年8月,改编为八路军第115师343旅686团侦察连;1937年11月,编入第115师343旅补充团为1营3连;同年12月,随第115师主力东进山东后编入第115师晋西独立支队,为1团1营3连;1940年11月,晋西独立支队1团、鲁南支队、苏鲁支队合编为第115师教导2旅,该连为教导2旅4团1营3连;1943年3月,改编为山东军区滨海4团1营3连;1945年8月,改编为山东军区2师4团1营3连;挺进东北后,改称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直属2师4团1营3连;1946年2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22旅64团1营3连;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部直属2师4团1营3连;1946年8月,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1纵队2师4团1营3连;后改称东北野战军第1纵队2师4团1营3连;东北人民解放军第1纵队2师4团1营3连;1948年11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军113师337团1营3连;1953年7月,该连从朝鲜回国驻防东北地区,随第38军担负志愿军总预备队任务;1967年2月,该连随第38军从吉林移防河北;1985年9月,改编为第38集团军113师337团1营3连;进入新时期,改编为第82集团军某合成旅1营3连。
战旗精神:迅猛突击、屡战屡胜
1950年10月,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友好邻邦朝鲜告急!中朝边境地区告急!中国政府毅然决定抗美援朝。
3连在有“虎军”之誉的38军编成内第一批出境。随即,志愿军在第一次战役中顿挫“联合国军”进攻势头,阻止了麦克阿瑟感恩节前吞下北朝鲜的狂妄计划。但由于38军在向熙川机动中误判敌情,错失重大战机,导致部分敌军逃走。战后,在11月13日大榆洞会议上,38军军长梁兴初受到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严厉批评,被斥为“鼠将”。
打下飞虎山的38军,却如此抬不起头来,让梁兴初备感窝火,撂了一句狠话:“38军不是纸糊的,我梁兴初是打铁的出身。我们不是鼠军鼠将!下一仗打不出38军威风来,我就不是梁兴初!”梁兴初还一不做二不休,回来向全军原汁原味传达了彭德怀司令员的批评。38军所有将士都憋了一股劲,知耻而后勇,立志打好翻身仗。
3连隶属38军113师337团1营,诞生于1928年7月平江起义,前身为红军侦察分队,先后参加过五次反“围剿”、平型关大捷等战役战斗,为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立下过汗马功劳。作为底蕴深厚的红军连队,怎能咽下这口闷气?就等着与美军再次交锋,一雪前耻,为连队争光,给自己的“虎军”正名。
极限出击,捕捉战机化疾风
11月下旬,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即将打响,志司赋予了38军主攻德川南朝鲜第7师的任务,并计划调配42军一个师来搭把手。
闻战则喜的梁兴初当即认识到翻身的机会来了,表示:“打德川,我们38军包圆了。”
彭德怀司令员接到坐镇38军的志愿军韩先楚副司令员电话汇报,有意激了一下:“我要的是全歼,不是赶羊,你问他敢不敢下军令状?”
当得到梁兴初明确保证后,彭德怀又紧盯一句:“军中无戏言!”
任务就这样敲定了。梁兴初军长、刘西元政委当即召开战前动员大会,做了周密部署。并明确告诉各部队,这一仗贵在神速,不能再婆婆妈妈,咱两条腿要跑过美国佬的汽车轮子。
为了鼓励全军将士,会后刘西元还发动了“创英雄部队,为38军争光”活动。
通知下达后,3连连长张友喜亮开嗓门嚷嚷:“是虎军还是鼠军,这回就看咱们的了。”3连上下,摩拳擦掌,士气高昂。
11月25日黄昏,德川战斗打响。3连随113师由德川以东至德川以南的遮日峰,由南向北进攻。112师由西向东进攻,114师从正面进攻,侦察支队炸桥断路。经过一昼夜激烈战斗,38军全歼了南朝鲜军第7师,仗打得干净利索。
不过,这仅仅才是开场,好戏刚拉开序幕。为继续扩大战果,27日下午4时,38军接到命令:明晨前插到三所里,掐断美第9军的南逃之路。
从地图上看,德川向西南方向经沙屯、军隅里,到价川以南的三所里,有145里山路。能否准时到达三所里,是取得下一步战役胜利的关键。
下午5时,作为113师337团1营尖刀连的3连,刚从战场下来疲劳至极,战士们端着饭碗没吃几口,都倒在地上呼呼入睡。
突然,一声尖厉的哨声把全连唤醒,大家饭也来不及吃完,就紧急集合上路,像箭一样向三所里射去……
途经海拔1200米的长安山时,山上的积雪没过了膝盖,战士们个个累得气喘吁吁。3连领导带头攀爬,还帮着炮手抬炮翻山。
下山时为了节省体力,副班长徐汉民干脆躺在厚厚的积雪上闭眼往山下滚。其他战士也有样学样,顺着山坡向下滑,趁机小睡一下。
凌晨4时左右,走到90多里时,战士们实在走不动了。3连连长张友喜急得大叫:“要再让敌人跑了,咱就真成‘鼠军’了!”
这时,337团老团长温治印,气喘吁吁地赶上来,站在坡上提高声音对大家说:“不要忘记,我们是从什么地方来的!”说着,他用手指了指北方:“同志们,是祖国,我们是为祖国而战!放跑了敌人,对得起祖国吗?”
一听到“祖国”二字,部队就来了劲,他们互相鼓励,继续前进。
不久,来到了新坪里的大同江。面对冰冷刺骨的江水,3连同志们没有丝毫犹豫,脱掉棉裤和鞋袜就跳进齐腰深的江水里。江水冰冷浸透骨髓,却挡不住志愿军将士前进的步伐。
天快蒙蒙亮时,行军队伍遇到了美军夜航战斗机“黑寡妇”,在上空来回盘旋。113师首长果断决定,全师去掉伪装前进。
在毫无遮拦的雪地上,3连的战士们反倒兴奋起来了。3班长刘忠国、战士李永仁、徐长江还唱起了歌,挥手向着天上“黑寡妇”大喊:“飞机掩护我们前进,够意思!”
美军飞行员不知他们在喊什么,误以为是从德川逃下来的南朝鲜军,盘旋几圈后离开。
后来据被俘的南朝鲜军士兵说:“飞行员已通知三所里南朝鲜治安队做好接应准备,还准备了咸鱼、开水和米饭。”
急行军过程中,为了防止电信被敌人侦测到,113师一直保持无线电静默。28日清晨7时,部队穿插到了三所里,堵住了美军第9军南逃路线后,才打开电台向上级报告情况。
一直焦急等待消息的邓华副司令高兴得大叫:“这是奇迹,奇迹!14小时用双脚急行军145里,那才是地图上的直线距离,创纪录啊!”
113师电台一开,美军就锁定了位置。突然出现在三所里的这支志愿军部队,让“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大吃一惊。
发现自己退路被切断后,美军变得异常狂躁,整个28日白天,美军骑兵1师5团在十余架飞机、近百辆坦克掩护下,疯了一样向三所里我军阵地发起冲击。
38军113师遵照彭总“给我像钢钉一样钉在那里”的命令,经过一个白天激战,连续打退了敌人十几次进攻。
16时左右,正当113师准备迎接更猛烈的进攻时,美军大部队却没再出现。原来是美军三所里碰壁后心怀忌惮,遂准备改道龙源里南撤。
侦察得知,三所里向西是龙源里,有条经军隅里通往顺川的公路,大股美军,正向那里移动,看来敌人要溜了。
如果让美军先到了龙源里,围堵消灭美军的作战计划就可能泡汤。113师果断下令,由3连担任尖刀连,立即向龙源里机动,先敌占据此地。
此时,3连已疲惫不堪。从连续两天的德川战斗,到穿插三所里打阻击,3连已经4、5天没合过眼了,再要马不停蹄从三所里赶到龙源里,铁打的身板也难以顶住。
但此时3连的意志,比铁还硬,比钢还强,二话没说,又一次连夜赶路急行。他们知道,不当“鼠军”,要打翻身仗,就要战胜汽车轮子,战胜天寒路远,战胜生理极限。
连续的不眠和机动作战,让3连战士的眼皮都沉得要死。在黎明前的黑暗里,饥寒交迫的战士们困到了极点,走着走着就睡着了,被后面的战士撞醒了再走。有的站着睡着不走了,几个人撞到一起,摔成一团还没摔醒。
“跑,跟着队伍跑,跑到龙源里就是胜利!”连长张友喜、副指导员陈方林和各排排长、班长跑步中不断给负重前行的战士们打气。
29日凌晨4时,经过近一夜的急行军,3连硬是抢先赶到了龙源里。随后,337团前卫1营,在温克弟团长带领下也跟进到位。志愿军又一次如神兵天降,截断了敌人南逃的路径,形成了守株待兔之势,为实现彭德怀司令员歼敌计划奠定了基础。
闭关打狗,坚决阻敌似闸门
此时,西线敌军已经全线退却,南逃的美第1军和美第9军,以及北援接应的美骑兵第1师,全把矛头指向了龙源里。
张友喜带领3连一进至龙源里,立即指挥全连抢占龙源里出口要点葛岘岭。没隔多久,就见不远处一队敌人军车沿公路开了过来。
车队后面空空荡荡,除混沌的夜空和闪动的星星外,再没有一点光亮。
“唉!晚了一步,只抓到个尾巴。”张友喜显得有些懊恼。
车队瞬间就到了眼前。“有毛不算秃,吃掉它!”
张友喜一挥手,率1排迅速插到163.4高地南侧公路上截住敌车队,未等敌人反应,便大喊:“开火!”如猛虎扑食般投出手榴弹,堵头、断尾、斩腰,打了敌人车队一个猝不及防,仅用10分钟,就解决了15辆车,缴获了许多物资。
从抓获的十几名俘虏口中得知,消灭的只是美军前卫2师先头部分,大部队还在后面,敌人并没被放跑。
听到这个情况,张友喜和3连官兵心中一阵狂喜,全连开始抢修工事,准备阻击敌人。
四小时后,盘山公路上出现了南逃之敌长长的车队,数百辆汽车如潮水般涌向龙源里。前面3辆坦克开路,后跟几百辆坦克和汽车,汽车上满载步兵,车后拖着大炮。
337团团长温克弟手持望远镜立于阵前,把整个1营都摆在了敌人的必经之路上。
1营1连2排排长郭忠田阵地最为靠前,见敌坦克过来了,他故意先放坦克一马,而在一个拐弯处盯住了敌人的汽车。
他对身边打猎出身的神枪手张祥忠说:“看你的了,打掉那辆吉普车,有没有把握?”
张祥忠回答很干脆:“跑了兔子不玩鹰!”
很快,敌人车队到了2排阵地下拐弯处,速度慢了下来。张祥忠瞅准时机,“当当”两枪直射吉普车:一枪将车上军官击毙,一枪击中油箱,吉普车瞬间燃起了烈焰。
紧接着,阵地上重机枪、轻机枪、步枪打出的弹雨,一齐向后面的卡车倾泻下来……
敌3辆坦克车和2辆汽车冲过1连阵地,到了3连阵地前,发出“轰隆隆”的嘶吼,山谷齐鸣,干枯的树枝震得沙沙直抖。
张友喜立即派出爆破组,执行炸毁任务。当时3连没有火箭筒、炸药包等反坦克武器,只能把几颗手榴弹捆在一起,实施贴身爆破。
爆破组的杨太秋、唐永祥、郭凤祥等勇士,都是挑选出来的战斗骨干,他们带着捆扎好的集束手榴弹,在副班长徐汉民带领下,跃出阵地,一阵风地向敌坦克直扑过去。
此刻,全连一起开火,压制跟在坦克后面的车辆及步兵。
只见徐汉民果敢敏捷地接近了第1辆坦克,冲上去,把3颗手榴弹塞在了坦克车的履带上,巨大的爆炸声中履带飞上了天。然后徐汉民飞身,又向另一辆坦克冲去。
郭凤祥也迅速追上了一辆坦克,被飞速前进的坦克车载着跑了几十米远。突然,他从坦克上滚落到了公路边,一声巨响,被炸的坦克和2辆大卡车撞在了一起,死死地堵在敌人前进的道路上。
张友喜大叫:“炸得好!”边派人抢救爆破组负伤倒地的杨太秋和唐永祥,边指挥全连向敌人发起出击。
从汽车上跳下来的敌军,有的往汽车底下钻,有的向路边沟里躲藏,在3连猛烈攻击下,顿时死伤百人,狼奔豕突。
不过,敌人很快就从惊慌中清醒过来,集中猛烈炮火向1营和3连阵地轰击,但连续2次反扑均被击退。
美军红了眼,纠集1个营的兵力,在24架飞机掩护下,向3连1排阵地发起猛攻。
张友喜一看不好,立即带着2排前去增援,又连续打退了敌人3次冲锋。
接着,敌军的坦克增加到了70多辆,飞机增加到了40多架。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漫天遍野,对着3连阵地发起了轮番冲击。狂轰滥炸中,3连阵地变得遍地是坑,工事掩体大部被毁。
失去了工事屏障的3连官兵干脆冲向敌人。战士陶玉友端起机枪,直立着身体猛烈扫射,副班长徐汉民一枪打倒了敌人的指挥官,群龙无首的敌人迅速退去。
上午10时,敌机投掷了大量凝固汽油弹,把志愿军阵地变成了一片火海。即使是这样,半小时后,美军还是嚎叫着冲上来,惨叫着败下去。一个身上冒着火的战士,顺势扑上去抱住敌人,宁可一起烧死,也不让敌人跑掉。敌人做梦也不明白,为什么如此猛烈的炮火下,还会有这么顽强的抵抗!
身负重伤的3连3排排长刘序学,是3排阵地上最后一个守护者,当美军付出惨重伤亡终于冲上3排阵地时,他毅然从血泊中跃起,用最后一颗手雷与敌人同归于尽。
在1排阵地目睹了这一切的张友喜,一看3排阵地丢了,大吼一声,“有种的跟我上。”立刻带领八九个轻伤员进行反击。
突然,一颗凝固汽油弹在他们附近爆炸,掀起的气浪将他们抛向空中。张友喜从地上爬起,身上的军装已被燃着冒出火苗,他来不及扑灭,“唰”地一下甩掉棉衣,只穿衬衣向前奔去。
机枪3班班长朱兴才见状,抓起一件美军呢子大衣冲出掩体,披在连长身上。
就这样,3连硬是用刺刀和手榴弹,将美军一次又一次赶下去,将阵地一次又一次夺回来。
15时许,美军1个营和6辆坦克从相反方向北上增援龙源里,企图接应南逃之敌。整个下午和第二天,3连始终处于敌南北两面夹击之中。3连主要对付北援的敌人,1连主要对付南下的敌人,敌人多次进攻却未能前进一步,战斗打得十分胶着。
为了减轻337团压力,我38军主力迅速发起进攻,向113师靠拢。与此同时,我42军及其他部队也迅速向龙源里杀来。
29日晚,337团已像钉子一样钉在阻击阵地上一整天。当3营被抽去攻打火车站后,团政委徐炜对大家说:“现在我们阵地上只有1营和2营了,这两个营要顶3个团用!”
张友喜把连部勤杂人员都召集起来,增援1排抗击北援之敌。17岁的卫生员胡九,被炸断了左臂,但坚持不下火线,用牙齿和右臂继续为伤员包扎。
关于这场战斗,多年以后美国老兵谈起来依然心有余悸。
据美军第9团情报科长阿兰·琼斯回忆:“30日早晨,第2师师长凯泽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扫清道路两侧的山脊,他命令9团两个营执行这项任务。尽管没人确信对面到底有多少人,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天刚刚开始,就有一个师的中国人在路边等着他们……”
在美国人眼中,志愿军不是2个营,而是1个师,或者说志愿军2个营的战斗力相当于1个师。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3连战至最后,仅剩下了40余人,却像一道钢铁闸门,死死卡住了南逃美9军的退路,使南逃和北援之敌仅相隔不到1公里,却始终不能会合,为志愿军主力全部歼灭南逃之敌做出了关键性贡献。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第二次战役中,3连飞行三所里,阻击龙源里,与38军全军一起打出了“虎军”的威风。38军一雪前耻,战功卓著,受到志司通令嘉奖。
心地坦荡的彭德怀司令员心潮澎湃,特意在嘉奖令上填上“卅八军万岁”五个大字。从此,38军便成了我军历史上唯一的“万岁军”。
1951年7月11日,志愿军第38军授予113师337团1营3连“英雄部队”荣誉称号。
死守北山,顽强防御如铁壁
38军一战“正名”,3连一战“出名”,战争是检验“真金”的唯一熔炉。
1951年2月,誉满全身的3连迎来了新的考验,此时3连连长换成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郭忠田。
在第四次战役中,3连担负了扼守汉江南岸西官厅北山的艰巨任务。西官厅北山为3条公路的交汇点,在彭德怀“西顶东放”战役方略中,是必须“死顶”的一个焦点。
号称“王牌”的美国骑兵第1师为打通这个“焦点”,从1个连增加到1个团,在飞机、坦克火力支援下,向3连阵地发起连续进攻。
3连在连长郭忠田率领下,采取敌炮击我隐蔽、敌冲击我反击、近战夜战等战术手段,在工事被毁、人员伤亡大半的情况下,以“人在阵地在”的坚定信念,苦战4昼夜,抗击了数倍于己之敌的10多次进攻,毙敌260余人,圆满完成战斗任务,阵地寸土未丢。
对3连来说,这场生死战斗的开场却颇具戏剧性。1952年春节前夕,受领了在75里外的西官厅北山坚守、阻敌北进任务后,3连整装出发,大踏步如箭,毕竟奔袭和卡点是3连成名的看家功夫。
距离西官厅北山4、5里路时,忽听有枪声。郭忠田和指导员陈平马上意识到:是敌情!遂派出侦察兵。原来半山腰山洞里藏着美军。
郭忠田立即带领1排,循着雪地脚印,一路找到了半山腰废金矿洞,将洞口守卫用手榴弹砸死,拿手电一照,几十个美军大兵正睡得天昏地暗。
“缴枪不杀!”战士们一片怒呵,一枪没放,就俘虏了一个排。
这种顺利的开局,令3连上下十分开心,但只可遇,不可求。后面的战斗,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即使用最惨烈的语言,也难以形容。
天亮了,整个战场历历在目。北山呈半月形俯视着只有四五十户人家的西官厅,东西各有一道山岗向南延伸,背后是高耸的白马山。
没多久,就听见东南方向发出“轰隆隆”的马达声,不一会儿,5辆坦克顺着公路从发利峰脚下冲出,后面跟着一连步兵。
5辆坦克呈扇形开进稻田,向1排阵地驶来,见没动静,停在了山脚。步兵猫着腰,左顾右盼,向山上攀爬。
1排排长国凤元根据连长指示,待敌人进到50米时,指挥2个班突然开火,手榴弹炸,机枪扫,步枪射,一下子就把敌人3次进攻打了下去。
接着敌人出动了两个步兵连,15辆坦克,以分散队形,分两路冲过来,从上午9点一直厮杀到下午3点,仍摸不着3连阵地,不得不叫炮火掩护撤退。
第3天上午,敌人展开报复性轰炸,炮弹、航弹铺天盖地,1排阵地上树木全剩下焦黑的树干,烟雾笼罩,工事都被炸塌了。
之后,20多辆坦克掩护着1个营的兵力,向1排阵地闯上来,结果快到山顶时,弹雨从一片硝烟中打了过来,揍得美军抱头鼠窜。
正面的敌人转身逃跑,侧面2排4班阵地上的连长郭忠田喊了一声“打!”。3天来没发一枪的4班,突然猛烈开火,几乎撂倒了进攻的全部敌人。
2排4班的火力暴露后,美军认为这才是主阵地。霎时,天空中传来闷雷般的隆隆声。
郭忠田命令全连刚进入防空洞,30多架美机便飞到头顶,轮番扫射轰炸,扔汽油弹,折腾了半小时。
大地在抖动,山头在摇晃,整个北山成了一片火海。树木连根掘了起来,风化的山包像被千万把铁犁翻过。
炮班班长姜世福请战:“连长,我们的炮弹快憋炸了。”郭忠田:“注意我们和5连结合部”,姜世福一声“明白!”转身就走。
轰炸停止后,敌人分四路向山上包抄过来,打下去一拨,又冲上来一拨,争夺十分激烈。阵地前躺满了美军的尸体,3连的伤亡也在增加。
陈平有些担心:“把预备队用上吧?”郭忠田摇了摇头:“留着吧,明天会有更恶的仗。”
刚好这时,姜世福的炮班发威了,打头的坦克被姜世福的炮弹打在坦克背上,开了花,吓得其他坦克掉头就跑,敌人又退了。
太阳落山后,战场静了下来。星光下,郭忠田让2、4、5班剩下的20个战士组成破袭队,跟随自己半夜主动出击。
这一仗,一线美军毫无防备,被打得丢盔弃甲,逃之夭夭。郭忠田喊:“每人3支枪,500发子弹,10个手榴弹,谁背回去给谁请功。”
陈平见胜利归来的郭忠田:“连长,这是搬回了一个弹药库啊!”
第4天,美军报复心切,出动了50多架飞机,60多辆坦克,用一个团的兵力,反复向3连阵地冲击。
郭忠田来到最前沿5班阵地,班长徐强只一句“人在阵地在”!
炮班班长姜世福看到敌机轰炸猛烈,便让战士进防空洞,自己守着洞口。忽觉下半身被什么东西狠狠撞了一下,便昏了过去。苏醒过来后,姜世福抖落身上的土石,看见3辆坦克和密密麻麻的敌人正向结合部冲上来。
姜世福想站起来,把坦克干掉,却怎么也起不来,才发现双腿已被炸断了。
他爬着找到了颗炮弹,藏在了身下,屏住呼吸,等着敌人逼近围上来后,忽然坐起,用牙拔除炮弹保险针,高呼“毛主席万岁!”举起炮弹向一块尖利的石头撞去。
炮弹轰然响了,姜世福与敌同归于尽,身边的美军被炸得血肉横飞。
主阵地前,敌人像潮水般不断逼近,手榴弹爆炸声连成一片。4班和1排的结合部被突破了,5班阵地前敌人近在咫尺。
郭忠田转头看见1排正与敌人拼刺刀,4班正反突击。郭忠田一边命令徐强上刺刀,一边猫腰向机枪手张准冲来:“你要把这一箱子弹都喂给敌人。要准,要狠,要快!”
张准咬着牙,瞪着眼,机枪发出怒吼声。徐强不停地扔着手榴弹。敌人胆怯了,郭忠田见状高喊:“冲啊!”战士们齐喊:“杀啊!”
在3连视死如归的冲击下,敌人再次乱了阵脚,涨潮水变成了退潮水,连滚带爬地逃下山去。
趁机,郭忠田令徐强带一个小组支援4班,自己则带一个小组支援6班。
郭忠田赶到时,炮班和担任预备队的3排也过来了。排长国凤元端着刺刀,接连刺倒两个美军,又向第3个敌人逼去。这个敌人连连后退,失脚掉进山沟里。
1排阵地上只剩下五六个战士了,在千钧一发之际,敌人的后面响起了枪声和喊杀声,4班杀退突入阵地之敌后,又从侧翼赶了过来。
1排的6名勇士,见援军来到,转守为攻,又杀入敌群。敌人胆战心惊,支撑不住,顺着东面山麓溃逃。一直担任预备队刚投入战斗的3排分外威猛,一路追击到公路上。
4天的阻击任务胜利完成,敌人始终没有跨过北山,在3连铸成的铜墙铁壁面前,被碰得头破血流。
3颗红色信号弹,带着漫山遍野的欢呼声飞上了天空。我军强大的炮火向敌人的炮阵地、坦克群、步兵集结地,猛烈轰击。山呼海啸,总攻开始了。
除夕之夜,在汉江南岸的白马山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的配合下,激战一夜,歼敌万余,取得了重大胜利。
1953年年底,朝鲜战争停战后,志愿军总部组织部队表彰战争中的功勋单位。1954年1月,经各大单位层层推荐,反复遴选,鉴于38军113师337团1营3连功勋卓著,志愿军总部决定授予其“特等功臣二级英雄连”荣誉称号,并颁发“屡战屡胜”锦旗一面。
尾声
岁月如梭,光阴荏苒。2020年初秋时节,阴山脚下,一场连战术综合演练在大雨中展开。面对恶劣天气,焕然一新的“屡战屡胜”“特等功臣二级英雄连”3连官兵,传承“迅猛突击、屡战屡胜”精神,装步分队和配属分队犹如一把尖刀,迅速完成开辟通路、突破前沿等任务,再次将胜利的旗帜插上目标高地。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3连一直注重发挥厚重历史优势,开展了“战史英模进班排”活动,形成了“连讲战功、排讲战例、班讲战斗英雄”的红色文化氛围,将胜战精神深植官兵灵魂。
在3连心中,“先烈英雄从未走远,胜战精神永续传承”。每次新兵下连、新干部入职,只有通过考核,才能将名字写入连史册,成为一名合格的“屡战屡胜”英雄传人。
向战而行不止步,重任千钧再奋蹄。近年来,3连先后参与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战区作战能力检验评估等10余项重大任务,多次被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一级连”“‘四铁’先进连队”。
在一茬又一茬官兵的接续下,“特功二级英雄连”无论部队如何调整,任务如何改变,猛虎出山的作风、战则必胜的精神始终不变。每天他们都高唱着“光荣历史的红3连,在战争中成长,屡战屡胜,英雄业绩天下扬”连歌,阔步走向练兵场,时刻准备迎接新的战斗。
(《人民周刊》202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