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借山——巴蜀二十世纪中国画坛‘风种’现象七人展”开展

2023-04-27 14:49:31    中国新闻网

 (记者 刘忠俊)4月26日,“借山——巴蜀二十世纪中国画坛‘风种’现象七人展”在四川成都市四川省美术馆拉开序幕,此次展览由四川美术馆、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主办,主要展出了老艺术家周抡园(河北人)、孙竹篱(河北人)、吴一峰(浙江平湖人)、苏葆桢(江苏宿迁人)、李际科(安徽休宁人)、岑学恭(呼和浩特市人)、吕林(山西吉县人)七位画家的艺术精品。

老艺术家们的照片墙吸引参观者。 刘忠俊 摄

2023年,四川美术馆自主策展品牌“披沙沥金——四川美术史专题研究系列展”将首个学术选题聚焦于巴蜀二十世纪中国画坛的“风种”现象,正是希望赋予今天的观众和研究者一个崭新的社会学视角——毫无疑问,二十世纪画坛的“风种”现象所涵盖的绝不止于巴蜀地域和中国画领域,更不止于本次展览所讨论的七位先生,但他们以一生的艺术实践实实在在影响了二十世纪巴蜀中国画本土文脉的蜕变与传续,对这一群体纵向的史学梳理与横向的个案比对,亦为我们提供了七个可供观察的生命样本。

老艺术家岑学恭的中国画《长江三峽》等作品吸引参观者。 刘忠俊 摄

老艺术家们的艺术精品吸引参观者驻足。 刘忠俊 摄

据了解,本次展览以“借山”为题,一方面是对七位先生长期旅居巴蜀、造玉沥金的生命写照,亦是中国画借笔墨之山,以修己身、以养浩气之哲学传统。他们选择了巴蜀,巴蜀也反馈给他们足够的美好——他们将自身的艺术生命彻底融入了二十世纪巴蜀中国画坛崭新的体系格局中,成为了二十世纪巴蜀中国画坛最为重要的基底与内涵。(完)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脐带》,色彩美学的“魔幻的真实”
下一篇:沙漠里的美术馆——敦煌石窟壁画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