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艺术 > 正文

弘扬书法艺术 创新国画技法

2023-04-15 21:52:34    光明日报

 

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成立于2017年,前身为1958年创立的中国画系。在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始终秉持“强根固本、兼容并包、实践创新、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坚守系统的古典绘画教学方式,以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弘扬书法艺术,同时在教学中注意强化课程建设的创新性,增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在国画技法方面不断创新。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在教学、科研和创作等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积淀了宝贵的教学传统、学术传统,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特点,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人才培养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薪火相传 守正创新

自1958年中国画系(中国画学院前身)建立至今,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已走过六十余载。在中国画系的初创时期,由赵梦朱、王心竟、钟质夫、季观之、晏少翔等先生担任中国画专业教师,多位中国画领域的当代大师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培养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建系初期,中国画专业教学以季观之、孙恩同等先生为引领,依照“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精研古法,结合自身艺术实践经验,提炼出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课稿,建立了具有鲁美特色的中国画教学课程范本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栾永让、孙文勃先生为代表的鲁美教师,立足“继承延安鲁艺传统,坚持现实主义艺术追求,直面生活、关注现实”的绘画文化,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体验生活、关注社会、反映时代,山水画写生教学别开生面。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赵宝平教授与韩敬伟教授将现代视觉构成理论引入教学,开设独立单元进行山水画视觉语言探索的专项训练,以《绘画形式美研究》《中国画综合材料语言拓展性研究》《中国画图式语言研究》《中国画形式美教学研究与实践》等课程与教学成果为代表,在此基础上,2017年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正式成立。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画学院在六十余年的发展进程中积淀了宝贵的教学传统、学术传统,形成了独特学科专业特色。

立德树人 弘扬书法艺术

立德树人是当代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书法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弘扬书法艺术,完善技艺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仅就教学内涵而言,强化书法专业基础教学,是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始终不变的坚守,是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中国画学院以书法基础教学为重点,以弘扬书法艺术为切入点,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指引下为国家建设与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艺术人才。中国画学院举办的“积厚流光——徐炽书法艺术展”是一项兼具学术性与艺术性、有助于推动书法艺术传播的公益文化活动。在书法作品展上,中国画学院师生通过对书法作品的深入研读与广泛探讨,充分感受了作者的创作才情与创作活力,在相得益彰的“德”“艺”“技”中感受书法艺术蕴含的艺术价值与学术研究价值,深刻领悟书法艺术人生的大美境界。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与“强根固本、兼容并包、实践创新、专业互补、协调发展”的教学理念,鲁迅美术学院中国山水画专业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创作出了众多具有重要艺术价值与学术意义的精品佳作,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画学院教学建设改革成果荣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及“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全院师生凝心聚力,为共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书法文化,繁荣辽宁文艺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创新国画技法 提升专业内涵

近年来,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高度重视强化课程建设的系统性、持续性,不断增强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将新知识、新成果应用于课程,提升专业内涵。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接连举办多场特色鲜明的专题展览,成为学院创新国画技法、提升专业内涵建设,夯实新时代中国画专业基础的集中体现。其中,“行知——赵宝平教学成果展”汇集了赵宝平教授多年以来在美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所取得的可喜成果,通过大量具有学术意义的《对话经典·解读传统名师大家经典作品》视频教学影像和高质量的教学画稿,以师古入理至真的体悟,达至博采新知而行知于教的过程,集中体现了赵宝平教授创新实践教学的成果,也从中折射出了鲁美中国画学院二十余年来创新国画技法之路的一个缩影;“薪火相传——中国画学院山水画教学画稿展”则展出了学院季观之、孙恩同、栾永让、赵宝平、赵斌、杨大治、郝国馨等几代教师的山水画教学画稿与其他材料,以一手素材直观、鲜活地呈现出中国画院的教学传统与技法提升的过程,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鲁美中国画专业教学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完整性特征,又体现了鲁美中国画教学传统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动态特征。展览在深化中国画专业学术内涵的基础上,横向吸取书法学等艺术门类的创作经验不断提升创作技法,使国画专业教学在互补、互容、互鉴中实现了跨学科的共同提升和发展,对于促进鲁迅美术学院“双一流”建设、提升艺术人才培养水平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王大公 郝国馨)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为什么人文艺术和科学发展的速度不能太悬殊?
下一篇:最后一页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