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师范学院大庆精神研究基地是2008年成立的,2010年就成为黑龙江省高校重点研究基地,2013年2月成为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大庆精神研究基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和东北石油大学大庆精神研究中心两块牌子、一个名称,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结成命运共同体、学术共同体、研究共同体、践行共同体,一起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研究、阐释、传承、弘扬、践行工作,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立德树人,我们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引导学生听党话、跟党走。
在此期间,我感受最深的是,师生间的互动和融合尤其重要。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述历史研究的过程中,于2018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纪念日,成立了大庆师范学院口述文化社。今年9月26日迎来口述文化社成立5周年。2012年,在王昆书记亲自指导下,我们获评大庆油田公司软科学基金项目,进行了大庆石油会战口述历史访谈工作,到全国各地去采访当年来大庆艰苦创业的“老会战”,对他们的历史记忆和国家记忆,用口述历史的研究方法进行音频、视频的采集转录,我们可以说是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目前,已经出版三卷本共135万字的《大庆石油会战口述实录》。
这个项目虽然有完成时,但是作为一项与时间赛跑的文化抢救工程,我们一直在路上。现在,我们已经完成256位“老会战”的口述实录,形成了1500小时的音频和视频资料,收集了他们的老照片、文献文物资料以及每个人的题词,包括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感悟、对青少年的寄语等。可以说,口述历史是口述人与访谈人的双向互动结果,绝不是被访谈人自我的书写,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尤其注意这种互动。因此,形成了一套采访提纲的访谈规范、规制规程,也积累了很多重要史料。
传统史学注重对文献资料的研究挖掘,但口述历史在研究过程中是在创造史料,而且口述历史所形成的史料极其鲜活,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素材,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素材来立德树人。比如,在进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口述历史访谈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很多鲜活的史料。记得一名“老会战”讲述,他带着饭票到陕西去推运物资,到了西安,一下火车就被当地派出所盯上了,因为他戴着狗皮帽子、穿着“杠杠服”,活脱脱一个劳改犯。他被抓到派出所询问,是从哪里来的。他说他是石油工业部的。再问,你有证件吗?于是他把证件拿了出来。人家一看,更加确信这就是个犯人了,因为当年石油工业部的证件是用隶书书写的,“石”字就像“后”字一样。派出所警察说:“你造假都不会造,写成了‘后油工业部’。”他在解释过程中,想到还随身携带着单位的介绍信,就把介绍信给派出所的民警同志,民警才给他放了行。我们就是把这样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使大家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当年的会战岁月,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形成的口述史料和已出版的文献文物资料进行比对的问题。是不是他们讲什么,我们就出版什么,就在文字上呈现什么?我们的口述历史访谈过程历时7年,而后期124位“老会战”口述史的整理,以及和文献文物资料的校对、对比、编辑,就用了3年时间。当时,我向学校领导立下军令状。我说:“3代铁人都有自己的口号,第一代铁人是‘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第二代铁人是‘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第三代铁人是‘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我也有口号。”领导问:“你有什么口号?”我说:“我和我们的团队就是‘宁肯把双眼熬瞎,也要让口述史出版’。”因为我们要对这些资料进行比对,有很多难忘的时光、特殊的时刻,可能都是在凌晨2点之后度过的,现在回想起来仍记忆犹新。
我们作为历史研究者、思想政治工作者,特别是作为拥有丰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红色资源的一个地域机构,愿把口述历史作为一种研究方法来进行收集整理,形成史料,然后进行编辑、校对、比对、出版,为党立言、为国立传,作出我们这一代人应有的贡献。
(《人民周刊》2023年第20期)
(责编:张若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