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更好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志愿服务保障和支持,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我们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必须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充分认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建立系统化常态化的机制,实现学习雷锋活动的长效化。
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雷锋精神源于雷锋事迹,但超越雷锋事迹,是对雷锋的思想、品质和情怀的提炼与概括。在今天,雷锋精神已经成为千千万万雷锋式先进人物崇高思想、优秀品质与模范行为的结晶和统称。雷锋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伟大精神。2013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辽宁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他们都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第一,共产主义信念的能量。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个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为了全人类的自由、解放、幸福,哪怕高山、大海、巨川;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就是入火海,进刀山,我甘心情愿,头断骨粉,身红心赤,永远不变。”“我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永生为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雷锋是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永远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雷锋精神的鲜明底色。
第二,为人民服务的大爱胸怀。雷锋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做一个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人。如果说这是‘傻子’,那我是甘心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我活着是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就是以服务人民为最大幸福、以帮助他人为最大快乐。
第三,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雷锋走到哪里,好事做到哪里。有人说,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助人为乐、无私奉献体现在平凡的事迹中,雷锋的故事都是助人为乐的好人好事。雷锋的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精神在今天转化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抒写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第四,钉子般的进取锐气。雷锋在日记中写道:“青春呵!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雷锋总是把工作作为一种无穷的动力,具有钉子般的钻劲,不断学习,不断钻研,锐意进取,锲而不舍,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平凡的岗位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充分认识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新时代,我们学习、践行雷锋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符合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能够引领社会进步、反映人民共同价值追求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称。雷锋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雷锋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生动体现,引导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雷锋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都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第三,雷锋精神体现了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雷锋一生秉承“要使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的信条,乐于助人、无私奉献,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志愿服务,促进公民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实现。当代社会出现了以个人为中心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丧失了对他人的关怀、对社会的责任,有违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要跳出极端个人主义,正确看待和处理集体与个人、大我与小我、利他与利己的关系,承担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第四,雷锋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人民服务;坚持发扬奋斗精神,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战胜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挑战。这些都需要发扬雷锋为人民服务精神和“钉子精神”。
推动学习雷锋精神的常态化制度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学习雷锋精神不只是青年学生的事情,而且是社会全体公民的共同行动。学习雷锋精神,既需要教育引导,又需要实践锻炼和制度保障,实现雷锋精神学习的常态化、制度化和长效化。
第一,教育引导。雷锋精神是德育的重要内容。青少年和学校是学习雷锋精神的关键主体和重要阵地。学校教育应该在课程、教材中深度融入雷锋故事和精神,发挥“大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增强对雷锋精神的认知、认同。开展“雷锋精神大家谈”“雷锋事迹在身边”等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组织为集体服务、帮助同学、志愿服务等学雷锋活动,把志愿服务列入学生思想品德考查,让雷锋精神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第二,榜样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本身就是学习榜样。学习雷锋精神,首先要以雷锋为榜样,像雷锋一样对待他人、对待工作、对待党和人民。自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以来,雷锋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涌现出千千万万雷锋式先进典型,他们也是雷锋式的榜样。我们要宣传雷锋事迹,以身边的榜样为标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学习雷锋好榜样”成为每一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第三,志愿服务。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指出:“要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带头学雷锋,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热诚关爱他人,多做扶贫济困、扶弱助残的实事好事,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进步。”关爱他人、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是雷锋精神重要体现。要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就要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组织发展,建立志愿服务制度、荣誉制度、奖励制度等,鼓励和支持公民、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引导人们把学雷锋和志愿服务作为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
第四,实践养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学习雷锋精神,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认识上,要体现在行动中,要把雷锋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躬身实践、实干担当,发扬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第五,培育社会文化。让学雷锋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必须培育一种弘扬雷锋精神的社会文化。因此,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传播人们学雷锋的优秀事迹和奉献精神,引导公众积极践行雷锋精神。政府和社会组织在开展各种公共活动时,应该充分考虑如何发挥雷锋精神的作用,如设立公益项目、开展志愿者服务等,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志愿服务,推动雷锋精神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传播和实践,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学雷锋、人人做雷锋的生动局面,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尚。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公民道德建设的学校实施机制研究”成果】
作者: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