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0月,忻口会战爆发。为配合友军,八路军第120师采用机动灵活的山地游击战术,在雁门关两次设伏,痛歼日军500余人,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后的又一场胜利,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精神。
选定理想的作战地点
1937年9月19日,贺龙率第120师进至以宁武、神池为中心的晋西北地区,不断组织和武装群众,开展游击战争。10月,忻口会战爆发,日军兵锋直指太原。为配合友军作战,八路军总部命令第120师沿雁门关及同蒲路设防,袭扰日军,切断敌交通补给线。在对敌情我情及战场环境深入分析后,贺龙认为,由于同蒲铁路已被破坏,日军南下的交通运输线只有两条:一条从大同经雁门关至忻口;一条由灵丘经平型关、繁峙至忻口。第120师可在大道设伏,待日军经过时,猝然发起攻击,切断其交通补给线,以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第120师兵分三路,一路由张宗逊、李井泉率第715团由崞县南下,突袭忻口西北20余公里处的南北大常,从侧翼打击日军:一路由第359旅进至崞县以西,协助第715团作战;一路由团长贺炳炎、政治委员廖汉生率第716团在雁门关设伏歼敌。
10月16日,贺炳炎得到情报,大同日军集结了300多辆汽车,满载武器弹药,要经雁门关南下忻口。17日黄昏,贺炳炎、廖汉生率部进至雁门关大道不远的王庄、秦庄宿营。随后,带领各连连长到黑石头沟勘察地形。到了黑石头沟,他们爬上山顶,只见一条公路蜿蜒曲折,从雁门关盘旋而下,由西向东在黑石头沟绕了一圈。公路西面是悬崖峭壁,北面是陡坡,顺公路向南不远有座石拱桥。贺炳炎说:这真是一个理想设伏地形,我们就在这设伏,打敌一个措手不及。贺炳炎与廖汉生商量后,决定把第1、第3营埋伏在陡坡南北,由第3营担任主攻,同时,令第1营第1连负责警戒阳明堡之敌,第3营第11连埋伏在桥西,断敌退路。18日凌晨,部队沿着羊肠小道,悄然进入预设阵地。八路军指战员匍匐在沟坎里,一动不动地注视着前方,等待日军运输车进入伏击阵地。在焦急等待中,东方泛起了鱼肚白。贺炳炎站在山顶观望,见公路上仍一片沉寂。有的战士开始烦躁起来,不时抬头向山下张望。贺炳炎立即提醒各连:沉住气,千万不要暴露。
日军愈有恃无恐,愈可出敌不意
10时许,伴随着马达轰鸣声,北面公路突然尘土飞扬。战士们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悄悄地说:“鬼子来了!”同时,拧开了手榴弹盖,紧盯着北面公路。日军运输车队在大摇大摆地行进中,第3营向贺炳炎报告:“南面阳明堡方向又开来100多辆!”日军经常通过南北会车进行警戒,敌人兵力增多,会给战斗增加许多困难。贺炳炎与廖汉生经过分析后认为:愈是这样,日军愈有恃无恐,愈可出敌不意,打敌措手不及!于是,果断下达命令“坚决吃掉它们!”
这时,日军汽车已进入伏击圈。南来车队大部是空车,而北来车队坐满了荷枪实弹的日军士兵,驾驶室内的日军军官还不时探出脑袋张望。车队交会时,车上的日军士兵一阵骚动,叽里哇啦地打着招呼。待两车队全部开进黑石头沟,在最狭窄处并排交错时,贺炳炎一声令下,“打!”顷刻间,步枪、轻重机枪向敌人愤怒地喷着火舌,手榴弹落地开花。日军士兵被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横飞。短暂混乱后,日军组织兵力企图反扑。狭路相逢勇者胜,不待敌人展开,第11连指战员冲向敌人,枪声喊杀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在殊死较量下,日军3次疯狂反扑被打退。
搏斗中,指导员胡觉三发现3个日军士兵围着1个八路军战士拼杀,他大喝一声,挥舞大刀,冲了上去,与战友一起将3个日军消灭。后在冲锋途中,胡觉三发现汽车下藏着1个日军士兵。为抓活的,他高喊着“缴枪不杀”,但负隅顽抗的日军士兵举枪射击,胡觉三不幸前胸中弹,壮烈牺牲。激战至12时,日军残敌狼狈逃离战场,窜向广武。贺炳炎、廖汉生下令尽快打扫战场,同时将日军车辆全部炸毁。驻扎在阳明堡的日军得知后,赶忙派兵增援,但在敌人援军到来之前,第716团早已安全撤离。
打了就走,不与敌缠斗
兵法云:兵者,诡道也。为持续打击敌人,贺炳炎利用敌人麻痹心理,决定在雁门关再次设伏,伏击地点放在从广武至雁门关的公路垭口处。第1、第3营分别部署在公路东、西两侧,伏击日军南行的运兵车队。战前,第716团做了充分准备,军民齐心协力破坏了黑石头沟附近的7座桥梁和电话线,但骄狂的日军全然不放在眼里。20日上午,在飞机坦克的配合下,日军200多辆汽车缓缓驶向雁门关。为避免再遭伏击,日军在广武就下了车,步兵大队跟在坦克后面负责开道,人在前,车队在后。敌变我变,贺炳炎、廖汉生决定“打了就走,不与敌缠斗”。与敌激战2小时,歼敌百余人,第3营王祥发营长率部占领了雁门关,将胜利旗帜插在这座著名的关塞上。随后,第716团胜利撤出了战斗。
雁门关两次伏击作战,歼灭日军500余人,击毁汽车30余辆,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意志。战后,忻口会战前敌总指挥卫立煌对周恩来说:“八路军把敌人几条后路都截断了,对我们忻口正面作战的军队帮了大忙。”
(责编:赵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