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
010-65363526rmzk001@163.com
首页 > 栏目 > 文史 > 正文

曹天钦:让日本专家称之为“伟大”的生化学家

潘建红 陈晓倩     2023-11-08 10:56:12    学习时报

曹天钦(1920.12.5—1995.1.8),河北束鹿(今河北省辛集市)人,中共党员,生物化学家,中国现代蛋白质研究的奠基人。1944年从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46年入英国剑桥大学深造,1951年获博士学位,并被选为剑桥大学维尔基斯学院院士;1952年归国后在中国科学院生理生化研究所任副研究员,先后担任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上海分院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等职务;1980年和1983年分别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及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1984—1988年,当选为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理事会理事、执行局委员。曹天钦十分重视生物学发展过程中新技术的应用,开发了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为后续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曹天钦对中国生命科学的研究规划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日本著名生物化学家江桥节郎教授为纪念曹天钦教授,在发表的题为《中国伟大的生化学家曹天钦博士——“原肌球蛋白”先生》一文中提到,“作为曹天钦的朋友是我本人引以为荣的。在谈到肌肉生物化学家的曹先生时,我必须阐明他在肌肉生物化学历史中所占有的地位”。这是对曹天钦在生物化学领域所作贡献的高度概括,更反映出他在世界范围内的强大影响力。
  不辞艰险出夔门,救国图强一片心
  1920年底的寒冬,曹天钦出生在北平的一个普通知识分子家庭。曹天钦的中学时期在多次更换学校中度过,虽几经波折,但最终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中学学业。不仅如此,他在学习之余,还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与抗日募捐活动,尽己所能践行报国之志。1938年,曹天钦考入燕京大学化学系,在校学习期间多次获得学校奖学金。1941年,国内局势愈发动荡不安,他和一些心怀爱国之志、意图报效祖国的同学离开北平经多地辗转到达陕西宝鸡,在当地参与了由路易·艾黎成立和指导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在此期间,曹天钦担任过工业分析组技士,运用自己所学知识,对陕甘各地的矿石进行分析,专业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科学报国”的愿望也得到了初步施展。但曹天钦并没有满足于现状,1943年燕京大学在成都复校后,为进一步实现“科学报国”的远大抱负,曹天钦最终选择返回燕京大学完成学业。
  1944年夏,曹天钦获燕京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后经友人推荐,作为翻译陪同李约瑟在我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考察,走访了贵阳、昆明、西安等地,用脚步丈量华夏大地,在朝夕相处中与李约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陪同考察期间,曹天钦领略了祖国的壮美山河,也见识了战争下的民间疾苦,愈发坚定了“科学救国”“工业救国”的信念。李约瑟也极为欣赏曹天钦的才华与能力,并于1946年“牵线搭桥”介绍曹天钦获得英国文化委员会奖学金后赴剑桥留学。曹天钦聪明刻苦,勤奋好学,仅用两年时间便获得剑桥大学学士学位。后跟随著名生物化学家斐利研究蛋白质化学,获博士学位,同时获得该校维尔基斯学院院士称号。曹天钦不仅是东方人中最先取得维尔基斯学院奖学金的研究生,也是该院历史上第一位华人院士,既展示了中国人孜孜不倦的优秀品质,也树立了中国人力学笃行的良好形象。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调整留学政策,明令在美留学的中国理工科学生一律不准回国。为报效祖国,曹天钦毅然放弃赴美计划,转而等待未婚妻谢希德在美国取得学位后,绕道英国先行举办婚礼,再共同归国。1952年8月,曹天钦与夫人一同踏上了归国的旅途,经过两个月的海上航行,终于在新中国的第四个国庆之日抵达上海。归国之日举国欢腾的氛围让两人倍感振奋,万里跋涉的疲惫也一扫而空,随后便立即投入紧张的科研工作之中。
  砥砺研思几经年,科研报国志未鲜
  在剑桥学习期间,曹天钦共计发表论文6篇,其中他与导师斐利合著的《原肌球蛋白颗粒的大小、形状和聚集》一经发表就在业界产生很大影响。同一时期,曹天钦不仅专注于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还注重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推广。曹天钦在李约瑟撰写《中国科学技术史》时负责辅导其中文,同时承担起中国道家经典著作《道藏》中炼丹部分的化学依据分析工作,为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炼丹术和化学卷检索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在英国一份化学史学报上发表了名为《三十六水法》的论文。此外,曹天钦将整理《中国科学技术史》过程中所归纳出来的古代炼丹术相关内容翻译成中文发表,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古代炼丹术的魅力和化学依据,让全世界看到中国古代炼丹术的历史性贡献。
  归国后,曹天钦面对的是一穷二白的艰苦环境。为填补新中国蛋白质领域的研究空白,曹天钦有时候甚至需要彻夜工作,凡事都需亲力亲为,虽然艰苦,他却乐在其中。一项实验从前期的资料搜集步骤开始,他就带着助手一起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没有实验器材,就自己动手制作实验所需器材,当时国内的唯一一台电子显微镜被他当成了宝贝。
  在硬件条件如此窘迫的情况下,曹天钦的研究成果却熠熠生辉。1953年,曹天钦独自发表的《肌球蛋白的分子裂解》一文享誉全球,得到国际学界的一致认可。文中指出肌肉蛋白质是分子量约为16000的包含两种物质的小分子,这种小分子亦即肌球蛋白轻链。1958年,曹天钦首开先河,组织领导开展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1963年,曹天钦利用中国刚进口的第一台高分辨率电子显微镜完成了人生中另一项举足轻重的研究——原肌球蛋白类晶体电子显微研究,这比世界上开展的相似研究早了3年时间。综观曹天钦在原肌球蛋白领域的研究,江桥节郎赞叹其为“不折不扣的‘原肌球蛋白’先生”。后续曹天钦继续跟进人工合成胰岛素研究,在1966年第二次评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会议上,他又提出新视角,建议开展胰岛素X光晶体衍射的研究。
  曹天钦真正将国家发展需求融入了生命,“为国科研”——国家需要什么,我就研究什么。曹天钦根据国家发展的需求,拓宽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视野,将自己的研究领域拓展到植物病毒领域,具体针对水稻等关乎国计民生的植物开展研究,帮助植物抵抗生长收获过程中的生物病毒,在此基础上开创了我国植物病毒生化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新领域。李载平院士回忆曹天钦时表示,感谢这位睿智坚强的科学先驱以战略思考的角度推动中国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鼓励学科交叉和新技术应用发展。曹天钦用融于骨血的爱国主义情怀补齐国家生物化学研究短板,用实际行动切实践行了青年时代“科学报国”的理想。
  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曹天钦不仅专注于自身学术研究能力的提升,还重视人才的培养,他曾提出“能不能把握住‘第四次产业革命’提供的机会,关键在于能不能培养出素质较高的一代青年”这一人才培养理念。戚正武院士接受采访时说道,曹先生不仅带着学生们一起动手做实验器材、合成特殊试剂,还手把手教导我制备半渗透膜代替高价的超离心机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曹天钦致力于全面且精心地培养科学“接班人”,他的学生和助手有的继续专注于学术,在科研前线潜心研究;有的在完成科研任务外还承担了行政职务;还有的成长为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科学家,其中鼎鼎有名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张友尚院士及中国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学先驱李载平院士,都是曹天钦的学生。虽然曹天钦的学生都在不同的领域各自奋斗、发光发热,但相同的是他们纷纷表示自己取得今日的成果离不开曹天钦全方位的教育与培养。另外,曹天钦将自身独到的眼光放宽至整个学界,1981年5月,包括曹天钦在内的89位学部委员联合建议增设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为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发展、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起到了推动作用。
  曹天钦为国奉献、操劳一生,于1995年1月走完了自己潜心科研、奉献国家的一生。中国微分几何学派创始人苏步青评价,曹天钦教授潜心科研半世纪,为国家建树良多,党与人民永远感激他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责编:赵珊)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第三届“古籍文献收藏、研究及整理出版”国际学术论坛在桂林举办
下一篇:用右玉精神涵养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品格

人民周刊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人民周刊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作品中是否有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或“来源:人民周刊”。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人民周刊网”及/或标有“人民周刊网(www.peopleweekly.cn)”“人民周刊”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图片中明确注明“人民周刊网记者XXX摄”或“人民周刊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人民周刊网或人民周刊)”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联系电话:010-65363526 邮箱:rmzk001@163.com